关灯
护眼
字体:

虚字卷之七 以字之用七之三

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也」,已见代字篇矣。②

    ○1「此」在「众」前,居偏次,非「以」之司词。

    ○2此指【2.1.3】节。[二?21]例与此[319]例重。

    【7.3.5】「以」司「所」字,则必后焉。

    [320]孟滕上:学则三代共之,皆所以明人伦也。————「所」指上文「学」字,「以」字司之而后焉。

    [321]又尽下:人病舍其田而耘人之田,所求于人者重而所以自任者轻。————「所以」同上,「所」指「者」字。

    [322]史李斯列传:所以饰后宫,充下陈,娱心意,说耳目者,必出于秦然后可。

    [323]左襄四:鹿呜,君所以嘉寡君也,敢不拜嘉!;四牡,君所以劳使臣也,敢不重拜!

    [324]燕策:臣恐侍御者之不察先王之所以畜幸臣之理,而又不白于臣之所以事先王之心,故敢以书对。

    [325]史平准书赞:汤武承弊易变,使民不倦,各兢兢兢所以为治。————诸句内「所以」两字,皆「以」后于「所」,此书中最习用者。

    【7.3.6】后名字者不常。

    [326]孟离下:其有不合者,仰而思之,夜以继日。————犹云「以夜继日」也。「以」司「夜」字,今反后焉。

    [327]左僖十五:且晋人戚忧以重我,天地以要我。————犹云「且晋人以戚忧重我,以天地要我」也。「戚忧」「天地」两双名,各为「以」之司词,而「以」字位其后焉。

    [328]又成九:仁以接事,信以守之,忠以成之,敏以行之,事虽大必济。————诸排句犹云「以仁接事,以信守之,以忠成之,以敏行之」也。此种句法,亦最习见。

    [329]论语卫灵公:礼以行之,孙以出之,信以成之,君子哉!————正与此同。

    [330]又僖十五:若晋君朝以入,则婢子夕以死;夕以入,则朝以死。————犹云「以朝入」「以夕死」也。余同。

    [331]孟滕下:曰‘是何伤哉?彼身织履,妻辟纑以易之也。’————犹云「彼以身织之履妻辟之纑易之」也。「身织履」「妻辟纑」,两读而用如名者也。

    [332]左隐三:若以大夫之灵,得保首领以没,先君若问与夷,其将何辞以对?————犹云「其将以何辞对」也。诸所引,皆「以」后司词之证。

    [333]左传昭公十三年云:我之不共,鲁故之以。————杜注云:‘不共晋贡,以鲁故也。’倒文也,见「之」字篇。①

    ○1此指【7.1.4.3】节。

    【7.3.7】两静字义可分者,参「以」字以联之。

    [334]礼乐记:是故治世之音安以乐,其政和。乱世之音怨以怒,其政乖。亡国之音哀以思,其民困。————「安」「乐」两静字,参「以」字以联之,犹「安而乐」也。余同。见静字篇。①

    [335]大戴礼曾子制言:富又苟,不如贫以誉,生以辱,不如死以荣。————同上。所引「以」字,前后间有动字,而亦视同静字者,为其言已然之境也。

    [336]礼聘义:温润而泽,仁也;缜密以栗,知也。————「以」「而」两字互用之证,故用义必同也。

    [337]荀子议兵:故制号政令,欲严以威;庆赏刑罚,欲必以信;处舍收臧,欲周以固;从举进退,欲安以重,欲疾以速;窥敌观变,欲潜以深,欲伍以参;遇敌决战,必道吾所明,无道吾所疑,夫是之谓六术。————诸用两静字,皆联以「以」字。

    [338]韩送郑尚书序:蛮夷悍轻,易怨以变。————同上。

    [339]晋语:狐偃,其舅也,而惠以有谋。赵衰,其先君之戎御赵夙之弟也,而文以忠贞。贾佗,公族也,而多识以恭敬。

    [340]公庄二十四:戎众以无义。————曰「有谋」,曰「多识」,曰「无义」,皆可视同静字,故「以」字联之。

    ○1此指【4.2.6】节,彼处引例与此多有重复,并云:‘一用「而」,一用「以」,则「以」「而」两字可通用之明证。’但「而」是连字,这种用法的「以」是连字还是介字,马氏无说明。

    【7.3.8】「以为」二字,或省「为」字,而单用「以」字者焉。

    [341]左昭二十五:公以告臧孙,臧孙以难;告郈孙,郈孙以可劝。————「以难」者,犹云「以为难」也。其所「以」者,即上文逐季氏也。释文曰:‘「郈孙以可」绝句,「劝」,劝公逐季氏也。’犹云「郈孙以逐季氏为可而劝之」也。「难」「可」两字皆静字而为表词者。又有以「以」字解作「谓」字者,文义虽同,而以释字法,则强合矣。

    [342]齐策:臣之妻私臣,臣之妾畏公,臣之客欲有求于臣,皆以美于徐公。————犹云「皆以为美于徐公」也。「美」亦表词。

    [343]史张释之列传:陛下以绛侯周勃何如人也?

    [344]又萧相国世家:高祖以萧何功最盛。————犹云「以绛侯周勃为何如人」也,「以萧何功为最盛」也。

    [345]赵策:今臣新从秦来,而言勿与,则非计也;言与之,则恐王以臣之为秦也。————犹云「以臣为为秦」也。所引皆含「为」字。此种句法,见于今文者盖寡。

    【7.3.9】「以」字司「上」「下」「往」「来」与方向等字,皆以为推及之词。

    [346]论雍也:中人以上,可以语上也;中人以下,不可以语上也。————曰「以上」,曰「以下」所言不止「中人」也,由「中人」而推及于高乎「中人」者与降乎「中人」者也。

    [347]左僖二十八:自今日以来,既盟之后,行者无保其力,居者无惧其罪。

    [348]孟公上:自有生民以来。

    [349]左襄九:自公以下,苟有积者尽出之。

    [350]史冯唐列传:阃以内者,寡人制之,阃以外者,将军制之。

    [351]左定四:自武父以南及圃田之北竟。

    [352]史平准书:于是商贾中家以上大率破。————诸引「以」字后缀以「上」「下」「往」「来」「内」「外」「南」诸字者,皆以推方其人、其地、其时也。①

    ○1「内」「外」二字原无,今补。原「南」字后有「北」,今删。

    【7.3.10】「以」字司顿,冠于句首,或顿后联以「而」字者,最习见。

    [353]史滑稽列传:以楚国堂堂之大,何求不得?————「楚国堂堂之大」一顿,「以」字司之,冠于句首,文势一振。

    [354]汉匈奴列传:曾汉初兴,以高祖之威灵,三十万众,困于平城。

    [355]又:以秦始皇之强,蒙恬之威,带甲四十余万,然不取窥西河,乃筑长城以界之。

    又,如是句法,习以「且以」「夫以」为冒起。

    [356]孟公上:且以文王之德,百年而后崩,犹未治于天下。

    [357]史李斯列传:夫以秦之强,大王之贤,由灶上骚除,足以灭诸侯,成帝业,为天下一统,此万世之一时也。————「夫以秦之强,大王之贤」一顿,文气更劲。

    [358]史张陈列传:夫以一赵尚易燕,况以两贤王左提右挈而责杀王之罪,灭燕易矣。

    [359]又淮阴侯列传:夫以足下之贤圣,有甲兵之众,据强齐,从燕赵出空虚之地而制其后,因民之欲,西乡为百姓请命,则天下风走而回应矣。

    [360]汉贾谊传:夫以天子之位,乘今之时,因天之助,尚惮以危为安,以乱为治。假设陛下居齐桓之处,将不合诸侯而匡天下乎!

    [361]韩答杨子书:夫以平昌之贤,其言一人固足信矣。况又与崔与李继至而交说邪? ————统观诸引句,「以」字冒起一顿,提振文势,最为得力,故史籍论事往往用之。

    至「以」字冒起一顿后联以「而」字者,句法亦同。

    [362]史蔺相如列传: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,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?————「以秦之强」后联以「而」字,文气较为宛转耳。

    [363]庄庚桑楚:今以畏垒之细民,而窃窃欲俎豆予于贤人之问,我其杓之人邪!

    [364]史张释之列传:今陛下以啬父口辩而超迁之,臣恐天下随风靡靡,争为口辩而无其实。

    [365]鲁语:以歜之家而主犹绩,惧干季孙之怨也。

    [366]史刺客列传:夫贤者以感忿睚眦之意,而亲信穷僻之人,而政独安得嘿然而已乎!————此种句法,经史所在皆是。

    【7.3.11】「以」字用作别解,不在此例。

    [367]列子周穆王云:宋人执而问其以。————注云:‘以,故也。’

    [368]诗邶风旄丘云:何其处也?必有以也。

    [369]史记惠景间侯者年表序云:有以也夫!————两用「以」字,亦解「故」也。

    [370]论语为政云:季康子问:‘使民敬忠以劝,如之何?’————犹云「敬忠与劝」也。

    [371]魏书李顺传:此年行师,当克以否。————犹云「当克与否」也。

    [372]左传襄公二十年:赋常隶之七章以卒。————犹云「赋七章与卒章」也。

    至[373]易鼎云:得妾以其子。————言「与其子」也。

    [374]又剥云:剥床以足。————言「及其足」也。

    「以」代「与」字,已见同次篇。「以」代「及」字不无牵合,姑存之。
上一页目录下一章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