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字体:

卷五

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自西门”《注》:“不以寿终为鲜”及《列子·汤问》“则鲜而食之”《注》“人不以寿死曰鲜”,说“鲜”有终、死义,故可与“解”字互用。 海按:鲜,用作“解”,有脱落凋谢之意。译文从陈说,补足文意。

    〔3〕掠林除薮:砍伐林中树木,清除沼泽杂草。郭璞注:“以供人之材用。掠,谓伐之。” 海按:“”字不见于字书,音义未详。檀萃认为“,音差”,然无据。

    〔4〕以为百姓材:意即砍伐的树木柴草供百姓使用。

    〔5〕邴(bǐnɡ):地名。郭璞注:“邴,郑邑也,音丙。” 海按:春秋时郑邑邴,地在今山东费县境内,显与本《传》地望不合。诸家所说异而不确,故邴地具体未详。

    〔6〕井公:人名,即前井公利。郭璞注:“疑井公贤人而隐枋,故穆王就之游戏也。” 檀萃云:“井公即井公利,其爵公,见《竹书纪年》甚明。” 孙诒让云:“井公即前之井利,盖井国之君从王行者,注说误。” 博塞:古代一种游戏,即六博、格五等类。《管子·四称》:“流于博塞,戏其工瞽。”《庄子·骈拇》:“问谷奚事,则博塞以游。”古代六博十二子,六黑六白,二人对博,各六子,故名。格五,黑白子各五,二人对局,共行中道,一步一移,遇敌则跳越,以先抵敌境为胜。其走法如今之跳棋,遇堵塞则跳越。故与六博合称“博塞”。原文“博”下无“塞”字,“塞”在“辛丑”下,于文不类,疑窜误,现移此。

    〔7〕决:决胜负。

    〔8〕辛丑:此距前戊戌三日,正与上文“三日而决”合。此下原有“塞”字,与文不类,已移上文“博”下,参见上注〔6〕。

    〔9〕至于台:此台即上文“丁酉,天子作台”之台。

    〔10〕乃大暑除:于是大暑已过。大暑,农历六月中,最炎热的节气。陈逢衡云:“即今所谓处暑也,谓暑自此除去耳。”

    〔11〕以听天下之:听:处理、决断。 洪颐煊、陈逢衡均认为“之”下疑脱“政”字,译文且从之。

    〔12〕远方□之数:“远方”上,陈逢衡云:“疑缺‘与’字。” □:此阙文檀本填“人”字,译文且从此说。 数:此指卜筮之数。 海按:丁谦《考证》云:“按此节脱佚过甚,又多舛误。如‘是日也’至‘而众从之’当移入上文‘休于范宫’下,盖皆夏日事也;‘是以选扐’至‘天子乐之’当移入后文‘祭公占之’下,盖皆卜筮事也;而捕虎一段,乃与上‘以为百姓材’接,盖皆冬狩事也。”丁说可参。

    〔13〕选扐(suàn lè):古代用蓍草卜筮的一种方法。即计算蓍草以卜吉凶。每次把蓍草数剩之余挂在手指间,称为“选扐”。洪颐煊云:“韩维镛云:选,数也。选扐,即揲蓍之法。”

    〔14〕乃载之神人:于是把他当神人一样拥戴。载,通“戴”,尊奉,拥戴。

    〔15〕□之能数也:此阙文疑作“因”字。此句下郭璞注:“有道数也。”

    〔16〕望:郭璞注:“占候也”。 陈逢衡云:“望其山川风景也。” 海按:郭注与文意合,此指术士望其云气、征候。

    〔17〕乐之:喜爱术士的术数。郭璞注:“爱其术也。”一说穆王因登台四望而乐。

    〔18〕命为□而时□焉:陈逢衡认为“命为”下阙文当是“范台”二字,以在范宫之西,故曰范台;“时”下阙文当是“游”字,言王恒乐此而来游也。译文且从此说。

    〔19〕此句阙文甚多,不可强解,译文付阙。

    〔20〕葭(jiā):芦苇。 陈逢衡云:“自‘有虎在乎葭中’至下文‘奔戎再拜?首’,俱当在‘仲冬丁酉,天子射兽,休于深雚’之下。按其文义,当紧接‘命虞人掠林除薮,以为百姓材’一段后,《水经·河水注》可据。” 海按:陈说可参,《水经注》卷五所引正如陈逢衡所言。

    〔21〕生捕虎:活擒老虎。捕,洪校本改作“搏”。

    〔22〕必全之:一定要保全老虎的皮毛不受损伤。

    〔23〕“捕”,洪校本改作“搏”;“之”下又补“天子”二字。 海按:文意已明,不须校改。

    〔24〕柙(xiá):关猛兽的木笼。郭璞注:“柙,槛也。《论语》曰:虎兕出于柙。”

    〔25〕畜(xù):饲养禽兽。《易·离》:“畜牝牛”。 东虞:地名。乃东虢之误,洪颐煊据《汉书·地理志》注引改为“东虢”。东虢为周初诸侯国名,故地在今河南荥阳县,原为虢叔封邑,后为郑国所灭。

    〔26〕虎牢:古地名。原属东虢,春秋时属郑。地在今河南荥阳市汜水镇。郭璞注:“因以名其地也,今荥阳成皋县是。” 海按:今本《竹书纪年》穆王十四年:“冬蒐于萍泽,作虎牢。”

    〔27〕畋马:打猎的马。 十驷:四十匹马。古代一车四马称“驷”,十驷即十车四十匹马。 郭璞注:“《尔雅》曰:畋马齐足尚疾也。” 海按:郭注中“马”字原讹为“猎”,据洪校改。

    〔28〕归之太牢:赏赐他祭祀的牛、羊、猪。归,通“馈”,赠送。古代祭祀之后,君王将祭物赏赐臣下,以示恩宠。太牢,古代祭祀时盛放牺牲的器具叫牢,大的叫太牢。也把牛、羊、猪三牲全备称作太牢。 郭璞注:“牛、羊、豕为太牢。” 檀萃云:“馈太牢者,以公侯礼礼之。”

    〔29〕?(qǐ)首:同“稽首”,古代跪拜礼,叩首至地。?,“稽”之古文。

    【译文】

    戊戌这一天,穆天子西游,在树林中射猎,正是叶落草衰的季节。穆天子命山泽官砍伐树木,清除沼泽,供给百姓木料与柴草。这一天,穆天子向北到达邴邑,与井公博塞对局,三天才决胜负。辛丑这一天,穆天子来到新建的高台,当时盛夏已过。穆天子居住此台,并处理天下政事。有个远方人通术数,很多人都信从他。他能用蓍草占卜吉凶,被尊奉为神人,因为他懂得占卜术数。他在台上左右观望征候,穆天子喜爱他的术数,便命名此台为范台,并时常来此游乐。……有猛虎藏在芦苇中,穆天子将到时,禁军卫士高奔戎要求活捉猛虎,并保证不损伤它的皮毛。于是他活捉了这只猛虎并献给了穆天子。穆天子命他制作木笼,把猛虎饲养在东虢,这里就称为虎牢。穆天子赏赐高奔戎猎马四十匹,还把祭祀后的牛、羊、猪供品馈赠他,高奔戎伏地跪拜了两次。

    5-5 丙辰〔1〕,天子北游于林中,乃大受命而归〔2〕。仲秋甲戌〔3〕,天子东游,次于雀梁〔4〕,□蠧书于羽林〔5〕。季秋□〔6〕,乃宿于〔7〕。毕人告戎曰〔8〕:“陖翟来侵〔9〕。”天子使孟悆如毕讨戎〔10〕。霍侯旧告薨〔11〕,天子临于军丘〔12〕,狩于薮〔13〕。季冬甲戌〔14〕,天子东游,饮于留祈〔15〕,射于丽虎〔16〕,读书于丘〔17〕。□献酒于天子〔18〕,乃奏广乐。天子遗其灵鼓〔19〕,乃化为黄蛇〔20〕。是日,天子鼓,道其下而鸣〔21〕,乃树之桐〔22〕。以为鼓则神且鸣〔23〕,则利于戎〔24〕,以为琴则利□〔25〕。于黄泽〔26〕,东游于黄泽〔27〕,宿于曲洛〔28〕。废□〔29〕,使宫乐谣曰〔30〕:“黄之池〔31〕,其马沙〔32〕,皇人威仪〔33〕;黄之泽〔34〕,其马玉〔35〕,皇人受穀〔36〕。”

    【注释】

    〔1〕丙辰:此距前辛丑十五日。

    〔2〕乃大受命而归:陈逢衡云:“此‘丙辰’一条亦有讹误。‘乃大受命而归’,前无所承……窃疑此六字当是前文‘用□诸侯’下错简。” 海按:陈说可参,又疑“大受命”乃“受大命”之误。大命,即天命。译文且从此。

    〔3〕甲戌:此距前丙辰十八日。丁谦改此作“仲秋甲子”。

    〔4〕次:行军至某处留宿三日以上。郭璞注“一宿为舍,再宿为信,过信为次。” 海按:《左传·庄公三年》孔颖达疏:“舍者,军行一日止而舍息也;信者,住经再宿得相信问也。《穀梁传》曰:‘次,止也。’则次亦止舍之名。过信以上,虽多日,亦为次,不复别立名也。” 雀梁:地名。参见5-3节注〔20〕。

    〔5〕□蠧书:丁谦云:“‘蠧’上当脱‘曝’字。”译文且从此说。曝,即晒;蠧,乃“蠹”(dù)之异体,即书中蛀虫,郭注:“谓暴书中蠹虫,因云蠹书也。” 羽林:地名,具体未详。洪颐煊校改作“羽陵”。王贻樑认为地在雀梁左近。

    〔6〕季秋□:此阙文檀本填作“天子”二字,陈逢衡认为当是“甲辰”二字。 海按:此二说皆可参,“季秋”下必缺干支纪日,所脱“天子”二字当属下句,译文且依此。

    〔7〕“乃”上依檀萃,当补“天子”二字。 :即古文“房”,此为地名。参见5-2节注〔12〕。

    〔8〕告戎:告发戎人。此戎人,即陖翟。 毕:国名。参见5-1节注〔10〕。 郭璞注:“告戎难也。” 陈逢衡云:“此‘毕人告戎’至下‘讨戎’,俱当在上文‘陖翟致赂’前,说见上。” 海按:陈说可参。

    〔9〕陖翟:国名。即上文所告之“戎”。参见5-1节注〔8〕。卫挺生云:“古书中‘翟’与‘狄’字通用,而‘戎’与‘狄’字亦互用。故‘翟’即‘狄’,即‘戎’。” 海按:今本《竹书纪年》穆王十四年“秋九月,翟人侵毕”正与此合。

    〔10〕孟悆(yù):人名,穆王时大夫。 如:前往。 讨戎:讨伐陖翟。

    〔11〕霍侯旧:古代霍国国君,侯爵,名旧。周武王封弟叔处于霍,始有霍国,春秋时为晋所灭。故地在今山西霍县境内。 薨(hōnɡ):周代天子死称崩,诸侯死称薨。今本《竹书纪年》:“穆王十六年,霍侯旧薨。”

    〔12〕临于军丘:到军丘哭吊。临(lìn),哭吊。《左传·宣公十二年》:“卜临于大宫”杜预注:“临,哭也。” 军丘:地名。王贻樑认为“地当近霍”。参见5-2节注〔23〕。

    〔13〕狩于薮:在林薮围猎。陈逢衡云:“临,谓哭临;薮即军丘之薮。”

    〔14〕季冬甲戌:此距前“季秋□”约三月之久。

    〔15〕留祈:地名,当在范宫东,具体未详。

    〔16〕丽虎:地名,亦在范宫东,具体未详。

    〔17〕(lí)丘:地名,具体未详。郭璞注:“君举必书。,音犁。”

    〔18〕□:此阙文或是献酒之人。陈逢衡云:“此献酒盖是丘之人。”译文且从此说。

    〔19〕遗:丢失。 灵鼓:古代乐器,祭地祇用,鼓有六面。《周礼·地官鼓人》:“以灵鼓鼓社祭。”《注》:“灵鼓,六面鼓也。”一说为四面鼓。 郭璞注:“《周礼》曰:‘灵鼓四面。’《洪范》所谓鼓妖也。”

    〔20〕陈逢衡云:“饮留祈、射丽虎、读书丘,皆甲戌后数日内事。其献酒,奏乐又必数日。天子于其时遗其灵鼓,及觅取之,但见黄蛇蟠旋其上,一时惊以为灵鼓所化。而注起居者妄书于策,郭氏不察,谓为鼓妖,失之。” 海按:陈说可参。

    〔21〕鼓:击鼓。 道:通“导”,引申为从。 郭璞注:“从失鼓而击鼓也,鼓在地下鸣。道,从也。韩非曰:‘道南方来也。’” 海按:依郭注,此句大意是说天子失灵鼓后,又击鼓,引导灵鼓之声从地下发出。

    〔22〕乃树之桐:就在发出鼓声的地方栽上桐树。郭璞注:“因以树梧桐,桐亦响木。” 檀萃云:“嫌其鸣不可止,乃树桐以镇之,顾桐亦响木,其鸣更甚。……以为琴而鼓之,则黄泽之人受福。如邹衍吹律,回忝谷之春。” 陈逢衡云:“檀说与正文、《注》意皆背。皆鼓道其下而鸣,则山鸣谷应,故树此响木于其地以应之。俾之长而成材,可取为乐器,则其声必宏亮。” 海按:陈说可参。

    〔23〕以为鼓则神且鸣:以此桐木做鼓就有神奇的鸣声。

    〔24〕利于戎:对战事有利。郭璞注:“宜以攻戎。”

    〔25〕以为琴则利□:□:此处阙文当作“于乐”二字,其下当作“天子至”三字,方与“于黄泽”成句。 王贻樑认为:“自‘天子遗其灵鼓’至此,是《穆传》中唯一一段非纪实性文字而颇具神怪色彩。”

    〔26〕于黄泽:王贻樑案:“此三字上之□中,阙文甚多。以上下文意补足,当大致如下:‘以为琴则利〔于□。□□(干支日期),天子至〕于黄泽。’如此方上下切合。因原书只一□,不能一切为二,故此权以‘于黄泽’单独为一句。” 海按:王说可参。译文从此说,上句“利”下补“于乐”二字,此句“于黄泽”上补“天子至”三字,因干支未明,故不补。 黄泽:地名。张公量认为“太室山在今河南登封县北,则黄泽在嵩高山之东。” 卫挺生云:“下即在太室,黄泽亦当在彼近处。” 海按:诸说各异,以此二说近之,然具体未详。

    〔27〕“东”上,洪校本据《太平御览》引补“天子”二字。陈逢衡亦云:“《艺文类聚》四十三引有‘天子’二字。”故译文据补。

    〔28〕曲洛:地名,具体未明。郭璞注:“洛水之回曲,地名也。” 王贻樑案:“顾名思义,曲洛当即洛水曲折处。但此处不可能在洛水中、上游(距下太室山过远),而当在自洛邑至入河一段中。《寰宇记》所载可参。”

    〔29〕废□:此阙文檀萃填“县”字(同悬)。县,古称悬挂的乐器,如钟、磬等。废县,即不用乐器。据文意,近是,译文从此说。

    〔30〕宫乐(yuè):古代主管音乐的官吏。郭璞注:“宫乐,典乐者。” 谣:不用乐器伴奏而歌唱。《诗·魏风·园有桃》:“心之忧矣,我歌且谣。”《毛传》:“曲合乐曰歌,徒歌曰谣。”

    〔31〕黄之池:即“黄池”,古代地名,地在今河南封丘县西南。参阅《太平寰宇记·封丘县》。

    〔32〕(pēn)沙:喷气如沙。,同“喷”。

    〔33〕皇人:帝王的亲族。 威仪:威严可畏的仪容。郭璞注:“威,畏也。”《左传·襄公三十一年》:“有威而可畏,谓之威;有仪而可象,谓之仪。”

    〔34〕黄之泽:即“黄泽”,亦或“黄池”之别称。

    〔35〕玉:喷气如玉。

    〔36〕受穀:洪颐煊校本据《初学记》、《太平御览》改作“寿穀”。 陈逢衡云:“穀,福也,善也。” 于省吾云:“穀,谓福禄。翟校本据《初学记》、《太平御览》、《事类赋》、《玉海》改作‘寿穀’,是也。‘皇人寿穀’与上‘皇人威仪’相对为文,作‘受穀’则非对文矣。” 海按:诸说可从,译文从洪校作“寿穀”,即长寿福禄。

    【译文】

    丙辰这一天,穆天子北游到了林中,接受天命而返回。中秋甲戌这一天,穆天子东游,留宿在雀梁,在羽陵上曝晒书中蛀虫。秋末的一天,穆天子住宿在房地。毕国人告发狄人说:“陖翟来犯我国。”穆天子命孟悆前往毕国讨伐陖翟。又有报告说霍侯旧去世,穆天子到军丘哭吊,又到林薮围猎。冬十二月甲戌这一天,穆天子东游,在留祈饮酒,在丽虎射猎,在丘读书。丘人向穆天子献酒,于是又奏起了广乐。穆天子丢失了的灵鼓,就变成了黄蛇。这一天,穆天子击鼓,引导黄蛇从地下发出了鼓声,就在那里栽上桐树。认为用这桐树做成鼓,就会发出神奇的声音,就有利于战事;用它做成琴,就有利于调合音乐。穆天子到达黄泽,向东漫游黄泽,住宿在曲洛。不使用乐器,让乐官歌唱。歌辞是:“黄池之上,众马喷气如沙,王族威风凛凛;黄泽之上,众马喷气如玉,王族长寿福禄。”

    5-6 丙辰〔1〕,天子南游于黄□室之丘〔2〕,以观夏后启之所居〔3〕,乃□于启室〔4〕。天子筮猎苹泽〔5〕,其卦遇讼〔6〕,逢公占之〔7〕;曰:“讼之繇〔8〕:薮泽苍苍〔9〕,其中□□〔10〕;宜其正公〔11〕,戎事则从〔12〕,祭祀则〔13〕,畋猎则获〔14〕。”□饮逢公酒〔15〕,赐之骏马十六,纻三十箧〔16〕。逢公再拜稽首。赐筮史狐□〔17〕,“有阴雨,梦神有事〔18〕,是谓重阴〔19〕。”天子乃休。

    【注释】

    〔1〕丙辰:此距前“季冬甲戌”三十三日。

    〔2〕黄:西周小国名。嬴姓,后为楚所灭。故地在今河南潢川县西。海按:洪颐煊校本删“黄”下之□,遂作“黄室之丘”,似未妥。“黄”下阙文据陈逢衡云:“‘游于黄’当断句,‘□室之丘’当是‘东升于太室之丘’,与下句联接方合。”译文从陈说。 太室:山名,即嵩山。在今河南登封县北。因山上有石室,故称。

    〔3〕夏后启:史称禹受舜禅,建立夏朝,国号夏后。《史记·夏本纪》:“禹于是遂即天子位,南面朝天下,国号曰夏后,姓姒氏。” 启:人名。夏禹之子名启,禹死继位。他是夏朝第一位君主。 郭璞注:“疑此言太室之丘嵩高山。启母在此山化为石,而子启亦登仙,故其上有启室也,皆见《归藏》及《淮南子》。” 海按:郭注中“子启”误作“夫启”,此据洪校本改。

    〔4〕乃□于启室:此阙文郭璞注:“似谓入启室中。”檀本填“入”字,陈逢衡认为当是“祭”字。译文且从陈说。 启室:夏启住的房屋。 卫挺生云:“此在嵩山太室之丘。”

    〔5〕筮猎:古人打猎之前占卜吉凶。 苹泽:地名,具体未详。今本《竹书纪年》穆王十四年:“冬蒐于萍泽,作虎牢。” 檀萃云:“即蓬泽也。今开封城东北逢池。”

    〔6〕讼:《周易》卦名。本卦是异卦相叠,即上卦为乾(),乾为天;下卦为坎(,原误作,据注文与范本改。),坎为水。 郭璞注:“坎下乾上”。

    〔7〕逢公:即卷二逢固,周穆王大夫。

    〔8〕繇(zhòu):通“籀”,古代占卜的文辞。郭璞注:“繇,爻辞,音胄。”《左传·闵公二年》:“成风闻成季之繇,乃事之而属僖公焉。”杜预注:“繇,卦兆之占辞。”

    〔9〕薮泽苍苍:林薮水泽苍苍茫茫。

    〔10〕□□:此必缺二字,方上下成文。然所缺未可臆测,译文付阙。

    〔11〕正公:古代官名。参见卷一郭璞注:“正公,谓三上公。天子所取正者,郊父为之。”

    〔12〕戎事则从:巡狩就顺利。戎事,此指阅兵狩猎之事。郭璞注:“水性平而无私,兵无曲挠而戎事集也。”

    〔13〕(xǐ):同“喜”,幸福、吉祥之意。《庄子·让王》:“昔者神农之有天下也,时祀尽敬而不祈喜。”俞樾云:“喜,当作禧。”

    〔14〕陈逢衡云:“此上皆繇辞。‘获’当读平声,与上‘从’字叶。”王贻樑案:“逢公所释此卦显为大吉,故穆王大喜而重赐。又此讼卦繇辞与今本《周易》不同,可知《周易》乃当时繇辞千万中之一也。”

    〔15〕□饮逢公酒:此阙文檀本填“天子”二字,当是,译文从之。

    〔16〕纻(chī zhù):,细葛布;纻,粗麻布。此泛指葛麻精品。 箧(qiè):竹箱。大曰箱,小曰箧。郭璞注:“,葛精者。”

    〔17〕赐筮史狐□:此句阙文甚多,当作“天子赐筮史狐□□,筮史狐对曰。”如此文意方全。 筮(shì)史:即巫和史。古代巫、史合一,掌占卜与记事。 狐:此即筮史名狐。 此句阙文檀本填“对曰”二字,又云:“狐者,史之名。盖史狐筮讼之卦,而逢公占其辞,故赏逢公而赐亦及于史狐也。” 陈逢衡云:“赐筮史狐者,复令史狐占也,故史狐云云。”

    〔18〕有阴雨:“有”上当缺“天”字,译文且补之。 梦神有事:梦见神灵与祭祀。有,同“又”;事,祭祀之事。郭璞注:“有事,祭也。” 丁谦云:“‘梦神有事’即下文所言梦羿射于塗山也,亦前后错置。”

    〔19〕是谓重阴:这就叫做重阴。天阴雨为阴,梦神亦为阴,故称重阴。重阴无阳非吉兆。 檀萃云:“天水违行,阴雨之象,乾为寒、为冰,坎为加忧心病,梦神之象。重阴恐有下人以谋上,此史狐不以逢公之占为然而阻穆王也。” 海按:上三句皆筮史狐占卦之辞。

    【译文】

    丙辰这一天,穆天子南游到了黄国,向东登上了太室山,并观看夏启居住过的地方,又祭拜了夏启的故居。穆天子占卜苹泽狩猎的吉凶,遇到的卦象是上乾下坎的讼卦。逢公分析此卦说:“讼卦的繇辞说:薮泽苍茫,其中□□;有利正公,巡狩顺畅;祭祀吉祥,畋猎多藏。”穆天子请逢公饮酒,又赏赐他骏马十六匹,葛麻细布三十箱。逢公伏地跪拜了两次。穆天子赏赐巫史狐,史狐说:“天有阴雨,梦神祭祀,这叫重阴。”穆天子于是休息。

    5-7 日中大寒〔1〕,北风雨雪,有冻人〔2〕。天子作诗三章以哀民〔3〕。曰:“我徂黄竹〔4〕,□员寒〔5〕,帝九行〔6〕。嗟我公侯〔7〕,百辟冢卿〔8〕,皇我万民〔9〕,旦夕勿忘〔10〕。我徂黄竹,□员寒,帝九行。嗟我公侯,百辟冢卿,皇我万民,旦夕勿穷〔11〕。有皎者〔12〕,翩翩其飞〔13〕。嗟我公侯,□勿则迁〔14〕。居乐甚寡〔15〕,不如迁土〔16〕,礼乐其民〔17〕。”天子曰:“余一人则淫〔18〕,不皇万民〔19〕。”□登〔20〕,乃宿于黄竹。天子梦羿射于塗山〔21〕,祭公占之〔22〕,疏□之□〔23〕,乃宿于曲山〔24〕。壬申〔25〕,天子西升于曲山。

    【注释】

    〔1〕日中:指春分这一天。《尚书·尧典》:“日中星鸟,以殷仲春。”《孔传》:“日中,谓春分之日。”

    〔2〕冻人:冻死的人。洪颐煊校云:“《太平御览》十二、三十四引‘冻’下有‘死’字。”

    〔3〕哀民:怜悯百姓。郭璞注:“哀,犹愍也。”

    〔4〕徂(cú):往。 黄竹:地名。所在未详。

    〔5〕□员寒:陈逢衡云:“员,陨通,谓陨雪也。” 海按:陈说可从,则阙文疑为“雪”字,即大雪坠落之意。译文且从此说。 (bì)寒,酷寒。《古今韵会举要·寘韵》引《增韵》:“,深也,幽也。”洪颐煊校本补郭注:“,闭也,音秘。” 翟云升引《太平御览》卷十二有此五字注文,并云:“盖郭氏原文而今佚也。”

    〔6〕帝九行:此言冰天雪地,天帝掩埋了九州大道。,同“收”。郭璞注:“行,道也。言收罗九域之道里也。《左传》曰:‘经启九道。’” 陈逢衡云:“行,列也。收,谓收敛,言此时天气不下降闭寒而成冬也。郭引‘经启九道’,见襄公四年《传》,杜注:‘启开九州之道。’案:与上下文义不合。” 丁谦云:“‘帝收九行’,言雪后九衢填塞,似天帝将世间道路尽行收藏者。然近人谓‘收’当作‘牧’,云‘牧治九州’,果尔,则上下文气尚可通耶?” 海按:丁说近是。

    〔7〕嗟我公侯:告诫我王公诸侯。嗟,告诫。

    〔8〕百辟冢卿:诸侯宰臣。百辟,指众多的诸侯国君;冢卿,指孤卿,即六卿中主宰国政的大臣。郭璞注:“辟,君;冢卿,冢宰。”

    〔9〕皇:通“匡”,匡正。《诗·豳风·破斧》:“周公东征,四国是皇。”《毛传》:“皇,匡也。”《尔雅·释言》:“皇,正也。”郭璞注:“皇,正也。”

    〔10〕旦夕:早晚。此喻经常。郭璞注:“恒念之也。”

    〔11〕勿穷:不要使百姓穷困。郭璞注:“令无困也。”

    〔12〕有皎者(lù):有洁白的鹭鸶。皎,羽毛洁白;,同“鹭”。《集韵·莫韵》:“鹭,鸟名。《说文》:‘白鹭也,亦省作。’”郭璞注:“,鸟名;皎,白貌;音路。”檀萃疏:“,同鹭,即鹭鸶也。”

    〔13〕翩翩其飞:轻盈自在地飞翔。郭璞注:“言得意也。” 丁谦云:“‘有皎者’二句,乃形容大雪情景。惟细审诗旨,所谓‘皇我万民’、‘礼乐其民’,皆虚廓无实之言,并无矜恤编氓真意。曰以哀民,微辞也。” 海按:“有皎者”二句乃比兴之手法,以白鹭自由自在飞翔与下文“不如迁土,礼乐其民”相呼应,丁说似臆测。

    〔14〕□勿则迁:依文例,此或“旦夕勿迁”之误。译文据此改。郭璞注:“自‘侯’以下,似当云:‘百辟冢卿,皇我万民,□勿则迁。’” 海按:依上二章诗文例,郭注可从,译文从此说补足文意。

    〔15〕居乐甚寡:居处欢乐很少。郭璞注:“言守一,居少乐。”

    〔16〕迁土:迁居,移居他方。郭璞注:“居无求安。”意即居处没有不求安乐的。

    〔17〕礼乐其民:用礼乐来教化民众。郭璞注:“言当以礼乐化其人也。”

    〔18〕淫:此指纵意游乐。郭璞注:“淫于游乐。”

    〔19〕不皇万民:不能匡扶百姓。陈逢衡:“‘不皇’二字当属上,‘皇’犹‘遑’。空方当是‘何’字。言余一人方从事于游乐宴饮之不遑,则万民何能登衽席之上而安全乎?” 海按:“皇”与上同为“匡正”之意,不当作“遑”解。陈说纯出臆测,不可从。

    〔20〕□登:此阙文檀本填“乃”字,译文且从此说。“乃登”,意即于是起程上路。

    〔21〕羿(yì):人名。古代传说中羿有三人,皆以善射出名。据《左传·襄公四年》载,羿为夏代有穷氏的国君,因不修民事,为家臣寒浞所杀。 郭璞注:“羿,有穷氏帝,善射者。” 塗山:山名。古代称塗山者有三处:一在今安徽怀远县东南,淮河东岸,又称当塗山。《左传·哀公七年》“禹合诸侯于塗山”即此处。二在今重庆巴县,《华阳国志》“禹娶于塗山”即此处。三在今浙江绍兴县西北,亦传为大禹娶妻处。此文所记为穆王梦境,具体何在未明。 丁谦云:“《左传·昭四年》言穆王有塗山之会,《竹书纪年》言穆王三十九年,王会诸侯于塗山,未必非先因是梦,后见诸实事。”

    〔22〕祭公占之:祭公为穆王的梦占卜吉凶。祭公,人名,即祭公谋父。参见5-1节注〔6〕。

    〔23〕疏□之□:“疏”下阙文檀本填“梦”字,陈逢衡亦认为“当是‘梦’字。”“之”下阙文檀本填“由”字,并云:“言占《易》而疏明卦辞由来也。” 陈逢衡云:“此占梦,非占《易》也。空方当是疏梦之由。《周礼·春官·占梦》:‘以日月星辰占六梦之吉凶:一曰正梦,二曰噩梦,三曰思梦,四曰寤梦,五曰喜梦,六曰惧梦。’今王梦羿射于塗山,盖思梦也。……《艺文志》有《黄帝长柳占梦》十一卷,《甘德长柳占梦》二十卷,盖占梦之事由来久矣。” 海按:陈说近是,此当作“疏梦之由”,意即祭公为穆王占梦后讲解做梦的原因。

    〔24〕曲山:山名。具体未明。王贻樑认为:“曲山,地未详,大致在今河南中部自嵩山至西北部九阿之间。”

    〔25〕壬申:此距前丙辰十六日。

    【译文】

    春分这一天特别寒冷,北风中飞扬着大雪,路上有冻死的人。穆天子写了诗歌三章来哀怜百姓。诗写道:“我往黄竹,雪落酷寒。天帝掩藏道路,告诫我公卿、诸侯和宰臣,匡扶我百姓,早晚记在心。我往黄竹,雪落酷寒。天帝掩藏道路,告诫我公卿、诸侯和宰臣,匡扶我百姓,时时不困顿。皎皎白鹭飞,翩翩舞低回。告诫我公卿、诸侯和宰臣,匡扶我百姓,早晚莫变心。居处少欢乐,不如早迁居。教化我百姓,要用礼与乐。”穆天子说:“我一人这样放纵游乐,不能匡扶百姓。”于是就上路起程,住宿在黄竹。穆天子梦见夏羿在塗山射猎,祭公为他测梦,解释了做梦的原因。穆天子就住宿在曲山。壬申这一天,穆天子从西面登上了曲山。

    5-8 □□〔1〕,天子西征,升九阿〔2〕,南宿于丹黄〔3〕。戊寅〔4〕,天子西升于阳□〔5〕,过于灵□井公博〔6〕。乃驾鹿以游于山上〔7〕,为之石主〔8〕,而□窴〔9〕,乃次于浢水之阳〔10〕。吉日丁亥〔11〕,天子入于南郑〔12〕。

    【注释】

    〔1〕□□:此阙文必为纪日干支,具体未明。

    〔2〕九阿:地名。郭璞注:“疑今新安县十里九坂也。” 海按:洪校本改此句作“升于九阿”,郭注中原为“西安”,亦改作“新安”。 陈逢衡云:“新安县属弘农郡,晋属河南郡,今河南府渑池县东。若从旧本作西安县,则在今山东青州府临淄县西三十里,去此远矣。” 王贻樑案:“此九阿在阳山,窴之东北,上九阿在孟门山,非一也。郭注可信。”

    〔3〕丹黄:地名。具体未明。

    〔4〕戊寅:此距前壬申六日。

    〔5〕阳□:此阙文檀本填作“阳山”,并云:“《北山经》云:‘阳山,其上多玉,其下多金、铜,留水出焉,南流注于河。’案:是山介于太行、王屋之间,则西升之山即此阳山,而下即坂也。” 陈逢衡亦作“阳山”,译文从之。 海按:测行程、地望,穆王此时当向西登上今中条山,因此山在黄河北岸,故称阳山。犹阴山在河套北岸,又称阳山。中条山,在今山西与河南交界处,沿黄河北岸,东西走向。

    〔6〕灵□:“灵”下阙文檀萃填“与”字,译文从之。灵,当为地名,具体未明,或其下阙文与“灵”共为地名,皆未可知。 井公:人名,即井公利,卷一作“井利”,此卷前文有“天子北入于邴,与井公博,三日而决。”当为同一人。郭璞注:“穆王往反辄从井公博游,明其有道德人也。”

    〔7〕驾鹿:以鹿驾车。

    〔8〕石主:石刻神主。古代祭祀刻石像以代社稷之神,故称石主。

    〔9〕而□窴:此阙文疑为“越”字。 窴(diān línɡ):地名。郭璞注:“即坂也。今在河东大阳县。《传》曰:‘入于窴’,巅岭二音。” 海按:郭注中“在”原误作“杜”,“窴”作“窴岭”,“巅岭”又作“巅”,此据洪校本移正。然《左传·僖公二年》则作“颠”,杜注:“河东大阳县东北有颠坂。”疑“窴”即此“颠”,春秋时在虞国境内,故地在今山西平陆县东北。

    〔10〕浢(dòu)水:水名。源出中条山麓,一名仪家沟,南流今经山西芮城县,入黄河。

    〔11〕丁亥:此距前戊寅九日。

    〔12〕南郑:丁谦云:“南郑者,穆王所都,一作西郑。《竹书》附注:‘穆王以下都于西郑’是也。今陕西同州府。” 参见卷四4-7节注〔13〕。

    【译文】

    □□,穆天子西行,登上了九阿,南行,住在丹黄。戊寅这一天,穆天子向西登上了阳山,经过灵□,与井公下棋。又驾鹿车到山上游览,在山上刻了神主的石像。又越过窴,住宿在浢水北岸。丁亥这一天是吉日,穆天子进入南郑。
上一页目录下一章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