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字体:

齐民要术卷第二

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    黍穄第四

    《尔雅》曰〔1〕:“秬,黑黍。秠,一稃二米〔2〕。”郭璞注曰:“秠亦黑黍,但中米异耳。”

    孔子曰〔3〕:“黍可以为酒。”

    《广志》云:“有牛黍,有稻尾黍、秀成赤黍,有马革大黑黍〔4〕,有秬黍,有温屯黄黍,有白黍,有芒、燕鸽之名。穄,有赤、白、黑、青、黄燕鸽,凡五种。”

    按: 今俗有鸳鸯黍、白蛮黍、半夏黍;有驴皮穄。

    崔寔曰:“,黍之秫熟者〔5〕,一名穄也。”

    【注释】

    〔1〕见《尔雅·释草》,文同。郭璞注还举了“中米异”的例子:“汉和帝时,任城生黑黍,或三四实,实二米,得黍三斛八斗是。”

    〔2〕黍的小穗有小花二朵,其中一朵不孕。但偶然有变异,二花同孕,则可出现一稃二米的种实。郭璞注《尔雅》还举例说,东汉和帝时,任城(今山东济宁)“生黑黍,或三四实,实二米”。就是一穗中有三四个异常的种实,每实中含有两颗米。

    〔3〕《说文》“黍”字下引孔子语有“黍可为酒”句。

    〔4〕“马革”,原作“马草”,《初学记》卷二七、《御览》卷八四二引《广志》均作“马革”,《渐西》本改为“马革”。又“燕鸽”,《初学记》两引《广志》均作“燕”。

    〔5〕“秫”,各本相同,有误。《说文》:“秫,稷之黏者。”《广雅·释草》:“秫,稬也。”西晋崔豹《古今注》:“稻之黏者为秫稻。”无论指粟或稻,概以黏性者为“秫”,黍属亦不例外。《说文》:“穄,也。”唐释慧琳《一切经音义》卷一六引《说文》尚多“似黍而不黏者,关西谓之”句。今习俗所称,仍称黏者为黍,不黏者为穄,而(糜)子现今仍是穄的俗名。这里以“黍之秫熟者”为,反常,“秫”应是“秔”的形近之误。

    【译文】

    《尔雅》说:“秬(jù),是黑黍。秠(pī),是一个稃壳里面有两颗米。”郭璞注解说:“秠,也是黑黍,不过里面的米〔有两颗〕不同。”

    孔子说:“黍可以作酒。”

    《广志》说:“有牛黍,有稻尾黍、秀成赤黍,有马革大黑黍,有秬黍,有温屯黄黍,有白黍,又有(ōu)芒、燕鸽的名目。穄,有赤穄、白穄、黑穄、青穄、黄燕鸽五种。”

    〔思勰〕按: 现今习俗名称,有鸳鸯黍、白蛮黍、半夏黍;又有驴皮穄。

    崔寔说:“,是黍中米粒〔粳〕性的,也叫作穄。”

    凡黍穄田,新开荒为上,大豆底为次,谷底为下。

    地必欲熟。再转〔1〕乃佳。若春夏耕者,下种后,再劳为良。

    一亩,用子四升。

    三月上旬种者为上时,四月上旬为中时,五月上旬为下时。夏种黍穄,与稙谷同时〔2〕;非夏者,大率以椹赤为候。谚曰:“椹厘厘〔3〕,种黍时。”燥湿候黄塲〔4〕。始章切种讫不曳挞。常记十月、十一月、十二月冻树日种之,万不失一。冻树者,凝霜封着木条也。假令月三日冻树,还以月三日种黍;他皆仿此。十月冻树宜早黍,十一月冻树宜中黍,十二月冻树宜晚黍。若从十月至正月皆冻树者,早晚黍悉宜也。

    苗生垅平,即宜耙劳。锄三遍乃止。锋而不耩。苗晚耩,即多折也。

    刈穄欲早,刈黍欲晚〔5〕。穄晚多零落,黍早米不成。谚曰:“穄青喉,黍折头〔6〕。”皆即湿践。久积则浥郁,燥践多兜牟〔7〕。穄,践讫即蒸而裛于劫反之〔8〕。不蒸者难舂,米碎,至春又土臭;蒸则易舂,米坚,香气经夏不歇也。黍,宜晒之令燥。湿聚则郁。

    凡黍,黏者收薄。穄,味美者亦收薄〔9〕,难舂。

    【注释】

    〔1〕“转”指再耕,“再转”,即第一次耕翻后,再耕两遍。

    〔2〕“稙”,金抄、明抄同,湖湘本等作“植”。启愉按:“稙谷”是早谷子,卷一《种谷》二月三月种“稙禾”,四月五月种“穉禾”。这里既是“夏种黍穄”,不应“与稙谷同时”,湖湘本作“植”,勉强,疑是“稚”字之误。

    〔3〕厘厘: 形容桑椹由青转赤,丰美多实。时期因桑树品种和栽培条件而不同,大致在阴历三月间。

    〔4〕黄塲(shāng): 即黄墒,指土壤中保有某种湿润程度和良好的结构而言。黄墒是北方至今还保留着的群众口语。其标准是: 土壤湿润适度,捏之成团,扔之散碎,手触之微有湿印和凉爽之感。《要术》和以后农书无不争取赶在黄墒时耕地、下种。但黄墒必须耕耙熟透才能保持。

    〔5〕“刈穄欲早”两句: 收割要穄早黍晚。启愉按: 穄(Panicum miliaceumvar.compaotum)是黍的变种,在某些生物学特性上二者是相同的,例如,分蘖和分枝的发生很迟,因此分蘖穗和分枝穗的成熟晚于主茎穗;同一穗上,成熟也不一致,顶部成熟最早,中部次之,下部最迟;子实成熟后容易落粒,等等,二者相同。清初山东淄川(和贾思勰的家乡邻近)人蒲松龄写的《农桑经》说:“刈宜早,黍稷(穄)过熟,遇风则落。”可见黍穄同样容易落粒。实际黍到穗子最下部的分枝逐渐失去绿色时,就该抓紧收割。贾氏所说黍子割早了米还没有成熟,似是黍子不容易落粒,可以等待成熟一致时收割,是否那时那地的黍的品种和现在不同,就不清楚了。

    〔6〕青喉: 指穄穗基部与茎秆相连的部分(喉)还保持绿色时,就该收割。 折头: 指黍穗向一侧弯曲下垂的时候,也该收割。下垂的过程是上下部籽粒逐渐成熟的过程,但不等于最下部的籽粒一齐成熟。

    〔7〕兜牟: 即兜鍪,战士头上戴的头盔。这里是作比喻。明王象晋《二如亭群芳谱·谷谱·黍》条:“刈后乘湿即打,则稃易脱,迟则稃着粒上,难脱。”黍穄如果不趁湿脱粒,干燥后颖壳粘在果皮上,不容易脱落,好像戴着头盔的样子,所以说兜牟多。

    〔8〕蒸而裛之: 即采用加热办法使热气透入穄粒,并密闭一定时间,使其气味颜色发生良好的变化。裛,指密闭着使湿热相郁。此法颇像浙江湖州一带的“蒸谷”,其特点是米粒全,碎米少,胀性大,有特殊的香气。但穄子闷闭后仍须晒干,才能贮藏,或者在囤中插入“谷盅”(气笼),以散去湿郁之气,否则必致发霉生虫变质。

    〔9〕这个糯性强弱和产量多少成反比的矛盾,现代科学也还不能解开。

    【译文】

    种黍子、穄子的田,最好是新开荒的地,其次是前茬是大豆的地,最差是前茬是谷子的地。

    地必须整治得熟。耕三遍为好。如果是春天夏天耕的地,下种之后,耢盖两遍为好。

    一亩地,用四升种子。

    三月上旬种是最好的时令,四月上旬是中等时令,五月上旬是最晚时令。夏天种黍子、穄子,与种〔晚〕谷子同时。不是夏天种的,大率看桑椹赤色时作为播种的物候。农谚说:“桑椹厘厘,种黍之时。”土壤的燥湿,掌握在黄塲时下种。种完了,不要拖挞。又,常常记住十月、十一月、十二月“冻树”的日子,明年就在这一日种黍,万无一失。所谓“冻树”,是指冻霜凝结着封裹了树枝。假如今年是初三日冻树,明年就在初三日种黍;其余类推。十月冻树,明年宜于种早黍;十一月冻树,宜于种中黍;十二月冻树,宜于种晚黍。如果从十月到正月都出现冻树的,早黍晚黍都相宜。

    苗长出和垄一样高时,就该耙耢。锄三遍为止。只锋,不要耩。耩晚了,苗容易折断。

    收割穄子要早,黍子要晚。穄子割晚了,子实掉落就多;黍子割早了,米还没有成熟。农谚说:“穄子青喉,黍子折头。”都要趁湿用磙压器具把子实压脱下来。堆积久了不脱粒,便会窝坏;干燥后才脱粒,“兜牟”就多。穄子,脱粒下来随即蒸一遍,趁热密闭一定时间。不蒸过,难舂,米容易碎,到明年春天还会有像泥土样的臭气;蒸过的容易舂,米粒坚实,经过明年夏天还是香的。黍子,脱粒下来应当晒干。湿着收藏就会闷坏。

    黍子,黏的收成低。穄子,味道好的收成也低,而且难舂。

    《杂阴阳书》曰:“黍‘生’于榆。六十日秀,秀后四十日成。黍生于巳,壮于酉,长于戌,老于亥,死于丑,恶于丙、午,忌于丑、寅、卯。穄,忌于未、寅。”

    《孝经援神契》云:“黑坟宜黍、麦。”

    《尚书考灵曜》云:“夏,火星昏中,可以种黍、菽。“火,东方苍龙之宿,四月昏,中在南方。菽,大豆也。””

    《氾胜之书》曰:“黍者,暑也,种者必待暑。先夏至二十日,此时有雨,强土可种黍。谚曰:“前十鸱张〔1〕,后十羌襄,欲得黍,近我旁。”“我旁”,谓近夏至也,盖可以种晚黍也。〔2〕一亩,三升。

    “黍心未生,雨灌其心,心伤无实。

    “黍心初生,畏天露。令两人对持长索,搜去其露,日出乃止。

    “凡种黍,覆土锄治,皆如禾法;欲疏于禾〔3〕。”按: 疏黍虽科,而米黄,又多减及空;今穊,虽不科而米白,且均熟不减,更胜疏者。氾氏云:“欲疏于禾。”其义未闻。

    崔氏曰〔4〕:“四月蚕入簇,时雨降,可种黍、禾,谓之上时。

    “夏至先后各二日,可种黍。

    “虫食李者黍贵也。”

    【注释】

    〔1〕鸱(chī)张: 嚣张。这里指苗长得旺盛。

    〔2〕以上三句注文,指明近夏至前可种晚黍,早黍则三月种,并不是夏天种的“以椹赤为候”,也不是必须“待暑”,与《氾书》不同,所以这是贾氏插注。

    〔3〕欲疏于禾: 指黍要比谷子种得稀些。启愉按: 黍的分蘖力强,成熟先后拖拉。如果稀植,使得分蘖和分枝多,造成成熟不一致,自然产生很多的不饱满子实和空壳。密植可以抑制分蘖和分枝,养分和水分比较集中,成熟比较趋于一致,因而种子饱满,秕壳少。再者,黍子抽穗结实阶段很需要水分的供应,密植时能够较早地封闭地面,抑制地面水分的蒸发,土壤里保留有较多的水分。这样,黍粒可以得到比较充分的养分和水分的供给,种子就饱满,淀粉含量充实,米色也就白了。稀植的和这个相反,所以结果也相反。更有甚者,碰上干旱,养分和水分的供应满足不了摄取的需要,叶子还会和种子竞争有限的供应,种子竞争不过叶子,里面的养分还会倒流出去,甚至连原有的淀粉也会变成糖输送出去。这样,籽粒更不可能饱满,更不可能不发黄,从而出现多秕壳的恶果。大概古来习惯,直到氾氏当时黍还是疏于谷子的。但贾氏指出稀密的利弊是合科学的,他的栽培法已前进了一步。

    〔4〕“崔氏”指崔寔,引文分见《四民月令》“四月”、“五月”。

    【译文】

    《杂阴阳书》说:“黍和榆树相生。六十日孕穗,孕穗后四十日成熟。黍,生在巳日,壮在酉日,长在戌日,老在亥日,死在丑日,恶在丙、午日,忌在丑、寅、卯日。穄,忌在未、寅日。”

    《孝经援神契》说:“黑色的坟壤,宜于种黍和麦。”

    《尚书考灵曜》说:“夏天,黄昏时大火星中在南方,可以种黍子和菽。〔郑玄注解说:〕“大火星是东方苍龙七宿中的心宿,四月黄昏时运行到正南方。菽是大豆。””

    《氾胜之书》说:“‘黍’在音训上有‘暑’的涵义,所以种黍一定要等到暑天。夏至以前二十天,这时如果有雨,强土可以种黍。〔思勰按〕: 农谚说:“早十天,苗旺旺;迟十天,心惶惶;黍想多收,靠近我旁。”靠近我旁,是说快近夏至,这时可以种晚黍。一亩地,用三升种子。

    “黍的花序没有抽出以前,如果被雨水灌进了苗心,花序受伤,就不能结实。

    “黍穗初始抽出时,怕露水。叫两个人相对拉着一条长索,刮去黍心上的露水,等到太阳出来停止。

    “种黍,所有覆土、培土、耘锄等操作,都跟种谷子相同。黍要比谷子种得稀些。”〔思勰〕按: 稀植的黍,虽然分蘖和分枝多些,但是米色是黄的,而且瘪粒和空壳又多;现在种得密些,科丛虽然小些,可是米色是白的,而且成熟均匀,颗粒饱满,比稀植的要好。氾胜之说的“要比谷子稀些”,这种道理没有听说过。

    崔寔说:“四月蚕入簇的时候,遇上下雨,可以种黍子和谷子,这是上好的时令。

    “夏至前后各二日,可以种黍子。

    “虫食李子的年份,黍的价钱贵。”

    粱秫第五〔1〕

    《尔雅》曰:“虋,赤苗也;芑,白苗也。”〔2〕郭璞注曰:“虋,今之赤粱粟;芑,今之白粱粟: 皆好谷也。”犍为舍人曰:“是伯夷、叔齐所食首阳草也〔3〕。”

    《广志》曰:“有具粱、解粱;有辽东赤粱,魏武帝尝以作粥。”

    《尔雅》曰:“粟,秫也。”〔4〕孙炎曰:“秫,黏粟也。”

    《广志》曰:“秫,黏粟,有赤、有白者;有胡秫,早熟及麦。”

    《说文》曰:“秫,稷之黏者。”

    按: 今世有黄粱;谷秫,桑根秫,槵天棓秫也。

    【注释】

    〔1〕粱是好谷子,即粟的一种好品种。粟按黏性来分,可分为糯粟和粳粟。秫就是糯粟,即孙炎《广志》所说的“黏粟”。粱秫分名也好,合称也好,都不是高粱。凡黏性的粟、黍、稻等,古时都有“秫”的名称,如《要术》即称糯稻为“秫稻”,但《要术》单称“秫”时,概指黏粟,不得与黍、稻混同。

    〔2〕见《尔雅·释草》。今本《尔雅》无两“也”字。

    〔3〕伯夷、叔齐: 商末孤竹君的长子和次子。孤竹君死后,二人先后都投奔到周。周武王伐纣,两人反对。武王灭商后,他们耻食周粟,逃到首阳山(在今山西永济南),采薇而食,饿死在山里。所称“首阳草”,当是首阳山里的野生粟。

    〔4〕见《尔雅·释草》。今本《尔雅》作:“众,秫。”无“也”字。

    【译文】

    《尔雅》说:“虋(mén),是赤苗粟;芑(qǐ),是白苗粟。”郭璞注解说:“虋,就是现在的赤粱粟;芑,就是现在的白粱粟: 都是好谷子。”犍为舍人注解说:“就是伯夷、叔齐所吃的首阳草。”

    《广志》说:“有具粱、解粱;有辽东赤粱,魏武帝曹操曾用来作粥。”

    《尔雅》说:“粟是秫。”孙炎解释说:“秫是黏粟。”

    《广志》说:“秫是黏粟,有赤的,有白的;还有一种胡秫,成熟很早,可以赶上麦子同时成熟。”

    《说文》说:“秫是黏性的稷。”

    〔思勰〕按: 现今粱有黄粱;秫,有谷秫、桑根秫、槵天棓秫。

    粱秫并欲薄地而稀,一亩用子三升半。地良多雉尾〔1〕,苗穊穗不成。

    种与稙谷同时。晚者全不收也。

    燥湿之宜,耙劳之法,一同谷苗。

    收刈欲晚。性不零落,早刈损实。

    【注释】

    〔1〕雉尾: 这是一种真菌病害,因感染一种Sclerospora graminicola的霉菌而引起。由于感染部位不同,外形有两种: 一种感染于花序,能抽穗但不结实,病穗呈貂尾状,俗名“谷老”、“看谷老”,也叫“老谷穗”等等,清祁寯藻《马首农言》“五谷病”有“老谷穗”说:“无实而毛,似貂尾。”即指此种(见图七,采自《民间兽医本草》481页)。一种感染于心叶,发病呈白发状,不能抽穗,俗名“枪谷”、“枪杆”,即白发病,上部白色,老熟时叶片破裂,上举披散,形如雉尾羽,就是《要术》叫作“雉尾”的(河南张履鹏教授函告)。

    图七 老谷

    【译文】

    粱和秫都要种在薄地上,而且要稀,一亩地用三升半种子。地肥了多雉尾,播密了长不成穗子。

    播种与早谷子同时。种晚了全无收获。

    土壤燥湿的要求,耙和耢的作业,全同谷子一样。

    收割要晚。天性不落粒,割早了没有长饱满,种实便有损失。

    大豆第六

    《尔雅》曰〔1〕:“戎叔谓之荏菽。”孙炎注曰:“戎叔,大菽也。”

    张揖《广雅》曰〔2〕:“大豆,菽也。小豆,荅也。(方迷反)豆、豌豆,留豆也。胡豆,(胡江反)(音双)也。”〔3〕

    《广志》曰:“重小豆,一岁三熟,椠甘〔4〕。白豆,粗大可食。剌豆,亦可食。秬豆,苗似小豆,紫花,可为面,生朱提、建宁〔5〕。大豆: 有黄落豆;有御豆,其豆角长;有杨豆,叶可食。胡豆,有青、有黄者。”

    《本草经》云〔6〕:“张骞使外国〔7〕,得胡豆。”

    今世大豆,有白、黑二种,及长梢、牛践之名。小豆有菉、赤、白三种。黄高丽豆、黑高丽豆、燕豆、豆,大豆类也;豌豆、江豆、豆,小豆类也〔8〕。

    【注释】

    〔1〕见《尔雅·释草》,文同。《尔雅》邢昺疏引孙炎注作:“大豆也。”

    〔2〕《广雅》: 三国魏时张揖撰。他博采汉人笺注、《三苍》、《说文》、《方言》等书,增广《尔雅》所未备,故名《广雅》,为现存重要训诂书。

    〔3〕见《广雅·释草》,文同(有二字同字异写)。“”字的注音,《要术》各本均作“方迷反”(或“切”)。启愉按: 此字反切的声母,据《广雅》隋曹宪音注、唐释玄应《一切经音义》卷一二《中阿含经》、《广韵》、《集韵》均作“边”或“布”,即均读唇音,不读唇齿音,清末吾点因此校改为“边迷切”,是。“方”当是“边(邊)”的残文错成。?(xiáng),即豇豆。

    〔4〕“重小豆”,《初学记》卷二七引《广志》作“种(種)小豆。”“椠甘”,金抄、明抄等及《初学记》卷二七“五谷”引《广志》并同,《御览》卷八四一“豆”引《广志》作“味甘”。“椠”是印板,费解,吾点校勘疑应作“”,“甘”犹言“味甘”,可能对。

    〔5〕朱提: 郡名,东汉末置,郡治在今四川宜宾。 建宁: 郡名,三国蜀置,故治在今云南曲靖。

    〔6〕《本草经》: 即《神农本草经》,我国最早的中药学专著,大约成书于秦汉时期而托名“神农”者。书中收载动植矿物药品365种,其中不少药品的疗效已经用现代科学方法得到证实。原书早佚,其内容由于历代本草书的转引,得以保存,今《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》(简称《证类本草》)中以黑底白字录载者即其原有内容。以下引文今传本草书无此记载。《御览》卷八四一“豆”引《本草经》有此条:“生大豆。张骞使外国得胡麻,胡豆——或曰戎菽。”

    〔7〕张骞(?——前114): 他两次奉汉武帝之命出使西域,使中原的铁器、丝织品传到西域,西域的音乐、葡萄等传进中原,沟通了双方的交往,促进了汉朝与中亚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。

    〔8〕以上各种豆: 戎菽或荏菽,是大豆的古老名称。江豆即豇豆。(bī)豆也称(bì)豆(毕豆),就是豌豆,但《广雅》与豌豆并举而称为“留豆”,当是蚕豆,其所以称为“留”,大概指其为越冬二年生者,好像冬麦被称为“宿麦”。这两种豆都在蚕时成熟,现在有的地方叫豌豆为蚕豆,而别称蚕豆为“豆”,则与《广雅》相同。可《要术》称豆为大豆类,则地方名称又有不同。胡豆的说法最杂,有大豆、青斑豆、青小豆、豌豆、蚕豆等说法,这里《广雅》又说是豇豆。(láo)豆,一般指黑小豆。其他如秬豆、剌豆、御豆、杨豆、燕豆、高丽豆等,或者是杂色豆,或者是大豆的不同品种,各地随俗异名。至于小豆赤色的,包括赤豆(Phaseolus angularis)和赤小豆(P. calcalatus,也称饭豆);小豆白色的,当是饭豆之白色者。所谓“大豆类”、“小豆类”,不是指豆的颗粒大小,当与豆的营养成分和用途有关,大概蛋白质和脂肪含量丰富而经济价值较高的,称为大豆类,反之为小豆类。

    【译文】

    《尔雅》说:“戎叔叫作荏菽。”孙炎注解说:“戎叔,就是大豆。”

    张揖《广雅》说:“大豆叫菽,小豆叫荅。豆、豌豆,是留豆。胡豆,是豇豆。”

    《广志》说:“重小豆,一年可以收三次,〔味道〕甜。白豆,颗粒粗大,可以吃。剌豆,也可以吃。秬豆,苗像小豆,花紫色,可以磨面,产在朱提、建宁。大豆: 有黄落豆;有御豆,它的豆荚长;有杨豆,叶子也可以吃。胡豆,有青的,有黄的。”

    《本草经》说:“张骞出使外国,带回来胡豆种子。”

    〔思勰按:〕 现在的大豆,有白色、黑色两种,还有长梢、牛践的名目。小豆有绿豆和赤色、白色的豆三种。黄高丽豆、黑高丽豆、燕豆、豆,是大豆类;豌豆、江豆、豆,是小豆类。

    春大豆,次稙谷之后。二月中旬为上时,一亩用子八升。三月上旬为中时,用子一斗。四月上旬为下时。用子一斗二升。岁宜晚者,五六月亦得;然稍晚稍加种子。

    地不求熟。秋锋之地,即( tì )种。地过熟者,苗茂而实少。

    收刈欲晚。此不零落,刈早损实。

    必须耧下。种欲深故。豆性强,苗深则及泽。锋、耩各一。锄不过再。

    叶落尽,然后刈。叶不尽,则难治。刈讫则速耕。大豆性炒〔1〕,秋不耕则无泽也。

    种茭者〔2〕,用麦底。一亩用子三升〔3〕。先漫散讫,犁细浅良辍反而劳之〔4〕。旱则萁坚叶落〔5〕,稀则苗茎不高,深则土厚不生。若泽多者,先深耕讫,逆垡掷豆,然后劳之。泽少则否,为其浥郁不生。九月中,候近地叶有黄落者,速刈之。叶少不黄必浥郁。刈不速,逢风则叶落尽,遇雨则烂不成。

    【注释】

    〔1〕大豆性炒:“炒”,明抄等作“雨”,《辑要》引作“温”,金抄作“”,字不全,当系“”(古“炒”字)的残文错成。《四时纂要·二月》“种大豆”采《要术》正作“炒”,从之。“炒”是“燥”的转音(现在苏北方言仍有叫“干燥”为“干炒”,泰州市董爱国同志函告)。“性炒”,指大豆的生理特性需水量较多,后期开花结荚时更需要水,容易使土壤缺水干燥,加上到叶子落尽然后收割,地面暴露较久,水分蒸发快。因此,必须在收割后立即进行耕耙,秋收后正是北方秋雨多的季节,使土壤尽多地收蓄秋雨,为种麦和明春春播作物提供良好的墒情。

    〔2〕种茭者: 种来作茭豆的。茭,这里指茭豆。种大豆连茎带叶进行青刈,主要是收贮起来作为牲口越冬的干饲料,叫作“茭豆”。茭豆以收茎叶为目的,所以要播得密,胁使植株长高,如果播稀了,虽然分枝多些,但长不高,远不及密植株高的产量高。同时要种得浅,因为夏季雨水多,表土容易板结,覆土厚了影响出苗。春天少雨多风,所以和春大豆要求深播不同。

    〔3〕“三升”,各本相同,太少,怀疑是“三斗”。茭豆以收茎叶为目的,作为牲畜饲料,要求播种密度大,胁使植株长高,多收茎叶;如果种稀了,虽然分枝较多,但长不高,远不及密植株高的产量高,“稀则苗茎不高”,已明确点明。一般大豆耧种条播的每亩尚且多到“一斗二升”,现在是撒播,种期又较晚,绝不可能只播“三升”。

    〔4〕(liè): 翻耕土地。

    〔5〕“旱”,各本相同,但与正文不相侔,疑应作“早”。“早”谓播种过早,又种得浅,易遇干旱,则水分不足,有茎干叶落之弊。现在五月接麦茬下种,进入雨季,水分较足,则茎叶繁茂,很合时。

    【译文】

    春大豆,在种过早谷子之后就种。二月中旬是上好的时令,一亩用八升种子。三月上旬是中等时令,一亩用一斗种子。最晚不能过四月上旬。一亩用一斗二升种子。年岁宜于晚种的,五月、六月也可以种;不过晚了要多加些种子。

    地不要求很熟。秋天锋过灭茬的地,可以就这样不必耕翻就耧播。过熟的地,苗徒然长得茂盛,但子实反而少。

    收割要晚。这种大豆不裂荚落粒,割早了反而籽粒不饱满受损失。

    必须用耧车下种。是要种得深些的缘故。大豆有扎根深的特性,根扎得深就能摄取地下面的水分。锋一遍,耩也一遍。锄,两遍就够了。

    叶子落尽了,然后收割。叶子没有落尽,整治起来就麻烦。割完后,赶快把地耕翻。大豆的特性是耗水量大,秋收后不马上耕翻,地里就保不住墒。

    种来作茭豆的,要接麦茬下种。一亩用三〔斗〕种子。先撒播下去,接着用犁浅浅窄窄地犁过,随即耢平。〔种得过早,〕容易受旱,茎秆会干硬,叶子会掉落;种得稀了,苗株长不高;种得深了,覆土厚,苗长不出来。如果地里水湿多,先深耕一遍之后,逆着垡块倒仆的方向撒豆,然后耢平。地不湿就不能这样做,怕的是水分不够,闷坏了长不出苗。到九月里,看到近地面的叶有萎黄落下的时候,就赶紧收割。叶子还不见有什么萎黄,还太青,必然会郁坏。不赶快收割,遇上风,叶子会掉光;遇上雨,茎叶会烂坏,等于白种。

    《杂阴阳书》曰:“大豆生于槐。九十日秀,秀后七十日熟。豆生于申,壮于子,长于壬,老于丑,死于寅,恶于甲、乙,忌于卯、午、丙、丁。”

    《孝经援神契》曰:“赤土宜菽也。”

    《氾胜之书》曰:“大豆保岁易为,宜古之所以备凶年也。谨计家口数,种大豆,率人五亩,此田之本也。

    “三月榆荚时,有雨,高田可种大豆。土和无块,亩五升;土不和,则益之。种大豆,夏至后二十日,尚可种。戴甲而生,不用深耕。〔1〕

    “大豆须均而稀。

    “豆花憎见日,见日则黄烂而根焦也〔2〕。

    “获豆之法,荚黑而茎苍,辄收无疑;其实将落,反失之。故曰:‘豆熟于场。’于场获豆,即青荚在上,黑荚在下。”

    【注释】

    〔1〕后面一节中“种之上,土才令蔽豆耳”一句,在引《氾书》的最末,当是错简,宜列此。《御览》卷八二三“种殖”引《氾书》“戴甲而出”下就径接“种土不可厚”,可见出苗与覆土连贯为文,而《要术》被割裂。《御览》引《氾书》覆土不能厚的理由时说:“厚则折项,不能上达,屈于土中而死。”事实确是如此,即使挣扎着顶出土,以后也长不好,或成畸形株。

    〔2〕“根焦”,各本及《御览》卷八四一“豆”引《氾书》并同,讲不通,疑是“枯焦”之误。

    【译文】

    《杂阴阳书》说:“大豆与槐树相生。九十日开花,开花后七十日成熟。豆,生在申日,壮在子日,长在壬日,老在丑日,死在寅日,恶在甲、乙日,忌在卯、午、丙、丁日。”

    《孝经援神契》说:“赤土宜于种菽。”

    《氾胜之书》说:“大豆保证有收获,容易种,宜乎古人种它来防备荒年。仔细计算家里的人口,按照每人五亩的标准来种大豆。这是种田人家的根本大事。

    “三月榆树结荚的时候,遇上雨,可以在高地种大豆。土壤松和无块的,一亩用五升种子;土壤不松和的,种子要增加些。种大豆,夏至后二十天,还可以下种。大豆发芽后,两片子叶要顶着豆壳伸出地面来,所以不要求深耕。(种子上面的土,只要刚刚盖住豆子就够了。)

    “大豆株间的距离,要均匀和稀疏。

    “大豆开花时,怕见太阳;见到太阳,豆花便会黄烂〔枯〕焦。

    “收获大豆的方法,豆荚发黑而豆茎还带青色的时候,就该收获,不必迟疑。迟了,子实会脱落,反而造成损失。所以俗话说:‘豆在场上成熟。’在打谷场上收豆子,就是上部的荚还是青的,下部的荚已经发黑。〔这时就收回来,让它们在场上后熟。〕”

    氾胜之区种大豆法:“坎方深各六寸,相去二尺,一亩得千二百八十坎〔1〕。其坎成,取美粪一升,合坎中土搅和,以内坎中。临种沃之,坎三升水。坎内豆三粒;覆上土,勿厚,以掌抑之,令种与土相亲。一亩用种二升,用粪十二石八斗。

    “豆生五六叶,锄之。旱者溉之,坎三升水。

    “丁夫一人,可治五亩。至秋收,一亩中十六石。

    “种之上,土才令蔽豆耳。”〔2〕

    崔寔曰:“正月可种豆。二月可种大豆。”又曰:“三月,昏参夕〔3〕,杏花盛,桑椹赤,可种大豆,谓之上时。四月,时雨降,可种大小豆。美田欲稀,薄田欲稠〔4〕。”

    【注释】

    〔1〕此句“二”字,及下文“用粪十二石八斗”的“二”字,各本原均作“六”,据亩积和坎数核算,均应是“二”字之误。参看万国鼎《氾胜之书辑释》。

    〔2〕这句各本都在这个位置,但行文突兀,疑是错简,当在上文讲播种段中。

    〔3〕昏参(shēn)夕: 黄昏时参星西斜。“夕”是西斜,取太阳西斜为“夕”之义。《夏小正》:“三月,参则伏。”清徐世溥《夏小正解》:“谷雨之交,戌亥参没,则诚伏也。”由“中”而“夕”,由“夕”而“伏”,是星宿升没的过程。“昏参夕”,即指黄昏时参星(白虎七宿的末一宿)西斜将没的这个节候。这时黄昏时的“中星”是井宿。

    〔4〕豆子分枝多,肥地种得密了,会徒长贪青不结荚,影响收成。瘦地则要使单株多,种得稀了地力未尽,同样影响产量。稻子分蘖多,也一样。都和谷子的肥密瘦稀相反。

    【译文】

    氾胜之区种大豆的方法:“每区六寸见方,六寸深,区与区距离二尺,一亩可以开一千二百八十区。区掘好后,每区用好粪一升,与区中掘出来的土拌和,仍旧填入区里。临种的时候,先浇水,每区三升水。每区种下三粒豆;盖上土,不要厚,用手掌按实,使种子和土密接。一亩用二升种子,用粪十二石八斗。

    “豆苗长出五六片叶子时,锄地。干旱时浇水,每区三升水。

    “一个男劳动力,可以种五亩。到秋收时,一亩可以收到十六石。”

    “种子上面的土,只要刚刚盖住豆子就够了。”

    崔寔说:“正月可以种豆。二月可以种大豆。”又说:“三月里,黄昏时参星西斜,杏花盛开,桑椹红的时候,可以种大豆,这是上好的时令。四月,下了及时雨,可以种大豆、小豆。肥地要稀,薄地要稠。”

    小豆第七

    小豆,大率用麦底。然恐小晚,有地者,常须兼留去岁谷下以拟之。

    夏至后十日种者为上时,一亩用子八升。初伏断手为中时,一亩用子一斗。中伏断手为下时,一亩用子一斗二升。中伏以后则晚矣。谚曰“立秋叶如荷钱〔1〕,犹得豆”者,指谓宜晚之岁耳,不可为常矣。

    熟耕,耧下以为良。泽多者,耧耩,漫掷而劳之,如种麻法。未生,白背劳之极佳。漫掷,犁,次之。土历反种为下。

    锋而不耩,锄不过再。

    叶落尽,则刈之。叶未尽者,难治而易湿也。豆角三青两黄,拔而倒聚笼丛之,生者均熟,不畏严霜,从本至末,全无秕减,乃胜刈者。

    牛力若少,得待春耕;亦得种。

    凡大小豆,生既布叶,皆得用铁齿 楱俎遘反纵横耙而劳之。

    《杂阴阳书》曰:“小豆生于李。六十日秀,秀后六十日成。成后,忌与大豆同。”

    《氾胜之书》曰:“小豆不保岁,难得。

    “椹黑时,注雨种,亩五升。

    “豆生布叶,锄之。生五六叶,又锄之。

    “大豆、小豆,不可尽治也。古所以不尽治者,豆生布叶,豆有膏,尽治之则伤膏,伤则不成。而民尽治,故其收耗折也。故曰,豆不可尽治。

    “养美田,亩可十石;以薄田,尚可亩取五石。”谚曰:“与他作豆田。”斯言良美可惜也。

    《龙鱼河图》曰〔2〕:“岁暮夕,四更中,取二七豆子,二七麻子,家人头发少许,合麻豆着井中,咒敕井,使其家竟年不遭伤寒〔3〕,辟五方疫鬼。”

    《杂五行书》曰〔4〕:“常以正月旦——亦用月半——以麻子二七颗,赤小豆七枚,置井中,辟疫病,甚神验。”又曰:“正月七日,七月七日,男吞赤小豆七颗,女吞十四枚,竟年无病,令疫病不相染。”

    【注释】

    〔1〕荷钱: 春季种藕的顶芽,开始抽生地下走茎(莲鞭),同时藕上的节也长出叶子,形小如钱,叶柄细而柔软,或沉于水下,或仅能浮于水面,无力托出水上,这种很小的浮叶,就叫“荷钱”。

    〔2〕《龙鱼河图》: 《隋书·经籍志一》谶纬类只著录有《河图》、《河图龙文》,没有《龙鱼河图》,但《御览》卷八四一“豆”引到该书,大致与《要术》所引相同,而多错脱。原书早佚。

    〔3〕伤寒: 中医病名,泛指一切因风、寒、湿、温、热引起的热性病,非指近代因感染伤寒杆菌而引起的肠道急性传染病伤寒。

    〔4〕《杂五行书》: 各家书目没有著录。原书已佚。《御览》卷八四一“豆”有引到,大致与《要术》相同。内容都是趋吉避凶厌胜之术,与《龙鱼河图》相类,当是汉以后术数家所写的书。

    【译文】

    种小豆,大率用麦茬地。不过恐怕稍为晚了些,地多的人家,常常同时要留些去年的谷子茬地准备着种小豆。

    夏至以后十天种,是上好的时令,一亩用八升种子。初伏终了前是中等时令,一亩用一斗种子。中伏终了前是最晚时令,一亩用一斗二升种子。中伏以后就太晚了。农谚有“立秋时叶长得像荷钱那样,还可以收得豆子”,那是指宜于晚种的年岁说的,不可以当作常法。

    精熟地整地,用耧车下种最好。雨泽多的时候,用耧耩过,撒播种子,接着耢平,像种大麻的方法。在没有出苗前,地面发白时,再耢一遍,很好。先撒播,然后用犁浅浅地犁过,次之。不耕翻就这样种下去,最差。

    〔中耕管理上,〕只锋,不耩,锄也只要两遍。

    叶子完全落尽,就收割。叶子没有落尽,整治起来麻烦,又容易潮郁。豆荚三成青两成黄的时候,拔回来,倒竖过来分别攒聚成堆,生的就都会后熟。这样,既不怕严霜,从根到梢,又没有秕壳和瘪粒,比割的要好。

    假如牛力不足,可以等到春天再耕地;也可以不耕翻就直接种。

    凡大豆、小豆,到已经长出叶子时,都得用铁齿拖耙纵横耙过,再耢平。

    《杂阴阳书》说:“小豆和李树相生。六十日开花,开花后六十日成熟。成熟后,忌日和大豆相同。”

    《氾胜之书》说:“小豆不保证都适合于年岁,不一定有好收成。

    “在桑椹黑熟的时候,遇着大雨,种下去,一亩用五升种子。

    “豆苗长出叶子时,就锄。长出五六片叶子时,又锄。

    “大豆、小豆,不可以尽量地摘取叶子〔当菜吃〕。古时所以不尽量摘取叶子,因为豆叶长出之后,里面有滋养的液汁;尽量摘取叶子,就会损失液汁;液汁损失了,豆也长不成了。但是现在人们尽量摘取叶子,所以收成就减损了。所以说,豆不可以尽量摘叶。

    “这样培养在好田里,一亩可以收到十石;在瘠薄的田里,一亩还可以收到五石。”〔思勰按:〕 俗话说:“给他种豆的田。”这是说那豆地肥美可惜。

    《龙鱼河图》说:“大年夜,四更时候,拿十四颗豆子,十四颗大麻子,加上家里人的少量头发,连同麻子、豆子一起放入井内,念咒敕使井神,可以使这家人整年不害伤寒,还可以辟除五方瘟疫鬼的侵犯。”

    《杂五行书》说:“常常在正月元旦——也可以在十五日——用大麻子十四颗,赤小豆七颗,放入井内,可以辟除瘟疫,很有灵验。”又说:“正月初七,七月初七,男人吞赤小豆七颗,女人吞十四颗,整年不会生病,使瘟疫不相传染。”

    种麻第八

    《尔雅》曰〔1〕:“,枲实。枲,麻。(别二名。)”“茡,麻母。”孙炎注曰:“,麻子。”“茡,苴麻盛子者。”

    崔寔曰:“牡麻,无实,好肥理〔2〕,一名为枲也。”

    【注释】

    〔1〕见《尔雅·释草》,文同。“别二名”是郭璞注,以注中注插在这里,和他处引郭注不同,疑系后人添注。

    〔2〕“肥”,各本同,疑应作“肌”。“肌理”指麻皮,“好”已表明麻皮质优皮厚,则“肥理”不词。

    【译文】

    《尔雅》说:“(fén),是枲的子实。枲,是大麻。(区别、枲两个名称。)”“茡(zì),是大麻的种实。”孙炎注解说:“是麻子。”“茡是雌麻结的盛着种子的果实。”

    崔寔说:“雄麻,不结实,但〔麻皮〕好,也叫作枲。”

    凡种麻,用白麻子。白麻子为雄麻〔1〕。颜色虽白,啮破枯燥无膏润者,秕子也,亦不中种。市籴者,口含少时,颜色如旧者佳;如变黑者,裛〔2〕。崔寔曰:“牡麻子〔3〕,青白,无实,两头锐而轻浮。”

    麻欲得良田,不用故墟。故墟亦良,有點(丁破反)叶夭折之患〔4〕,不任作布也 。地薄者粪之。粪宜熟。无熟粪者,用小豆底亦得。崔寔曰:“正月粪畴。畴,麻田也。”

    耕不厌熟。纵横七遍以上,则麻无叶也。田欲岁易。抛子种则节高〔5〕。

    良田一亩,用子三升;薄地二升。穊则细而不长,稀则粗而皮恶。

    夏至前十日为上时,至日为中时,至后十日为下时。“麦黄种麻,麻黄种麦”,亦良候也。谚曰:“夏至后,不没狗。”或答曰:“但雨多,没橐驼。”又谚曰:“五月及泽,父子不相借。”言及泽急,说非辞也。夏至后者,非唯浅短,皮亦轻薄〔6〕。此亦趋时不可失也。父子之间,尚不相假借,而况他人者也?

    泽多者,先渍麻子令芽生。取雨水浸之,生芽疾;用井水则生迟。浸法: 着水中,如炊两石米顷,漉出;着席上,布令厚三四寸,数搅之,令均得地气。〔7〕一宿则芽出。水若滂沛,十日亦不生。待地白背,耧耩,漫掷子,空曳劳〔8〕。截雨脚即种者,地湿,麻生瘦〔9〕;待白背者,麻生肥。泽少者,暂浸即出,不得待芽生,耧头中下之。不劳曳挞。

    麻生数日中,常驱雀。叶青乃止。布叶而锄。频烦再遍止。高而锄者,便伤麻。

    勃如灰便收。刈,拔,各随乡法。未勃者收,皮不成;放勃不收而即骊〔10〕。欲小〔11〕,欲薄。为其易干。一宿辄翻之。得霜露则皮黄也。

    获欲净。有叶者喜烂。沤欲清水,生熟合宜。浊水则麻黑,水少则麻脆。生则难剥,大烂则不任〔12〕。暖泉不冰冻,冬日沤者,最为柔韧也。

    【注释】

    〔1〕白麻子为雄麻: 启愉按: 桑科的大麻(Cannabis sativa),雌雄异株。本篇讲的是以收麻纤维为目的的雄麻,下篇讲的是以收子实为目的的雌麻。由于目的不同,怎样鉴别麻子的性别分别种植,一直是人们迫切要解决的问题。古人经过长期探索,得出一条“规律”,就是灰白色的麻子是雄麻,斑黑色的是雌麻。这个说法,东汉的崔寔开个头,《要术》接着说,以后的农书也多有跟着抄记的。实际大麻子果皮的颜色从灰白到黑色,深淡相间着形成斑纹。所谓“白麻子”就是灰白色偏多的,“斑黑麻子”就是黑色偏多的。果皮色素的深浅和性别的雌雄没有必然的关连,因此分颜色种植并不那么准确,就是说灰白的种下去仍有雌麻,斑黑的种下去也仍有雄麻,下篇《种麻子》说“既放勃,拔去雄”,不是明显仍有雄株吗?现在早已不这样选子分种。大麻幼株长高到五六寸时,麻农就大致能够鉴别出雌雄株来,就在间苗时按预定的栽培目的多留雄株或雌株;也可以不给留定,而采取分期收割的方法,就是先收最早成熟的雄麻,后收雌麻,最后收留种的雌麻。这样,就主动得多了。

    〔2〕口含法是增加麻子的温度和湿度,使里面已起变化的色素透出果皮,呈现黑色,这证明麻子已经窝坏了,不能作种。咬破法发现麻子里面没有膏润,这种麻子实际没有成熟,自然不能作种。这两种方法都是对麻子的简便快速鉴定法。裛(yì),此指郁坏。

    〔3〕各本无“子”字,此指麻子,故补“子”字。

    〔4〕“點(·去声·二十八箇》收有“點”字,音“丁贺反”,解释是:“草叶坏也。故墟种麻,有點叶夭折之患,贾思勰说。”即据《要术》文义作推解。所谓“點叶”,可能指麻叶的一种病害,但也可能是错字。古称麻秸为“”,与“點”形近,极易残烂致误,则“叶”即指茎叶,就容易理解了。

    〔5〕抛子种: 指换茬,不能连作。这和《种谷》篇的称重茬为“子”相反。雄麻植株一般比较细长,节间也相应较长,不重茬可以保持其“节高”优势,合乎纤维用要求。落子在地为子,新播种子为母;抛子指母子相离,子指母子同地。

    〔6〕雄麻生长期比雌麻短得多,可大麻的养料大约有四分之三是在生育前期被吸收,因此播种过迟,会有植株矮小、节间短、皮层薄等毛病,出麻率大大降低。

    〔7〕这是浸种催芽的最早记载,《要术》的处理是合科学的。黄河流域干旱地区的井水含盐分高,盐溶液会延缓种子吸水萌发的过程。雨水比较纯净,能使种子较快地发芽。催芽不能老泡在水里。摊开后要时常翻动。这些措施都合理。不过,发芽的必要条件是水分、温度和氧气,缺一不可。《要术》在麻子泡涨后捞出来摊在地下席上,使接触空气,具备了热、水、气合宜条件,经常翻动,使受温均匀,呼吸旺盛,夏天气温又高,所以能很快发芽。但不是“得地气”的缘故。老泡在水里种子缺氧,呼吸受抑制,因而影响发芽。古人不知道氧气的作用,不足为怪。

    〔8〕空曳劳: 即空耢,轻耢,就是耢上不加人的。因为地比较湿,并已催过芽,不宜重盖。

    〔9〕麻生瘦: 因为地湿,土壤通透性差,土温又较低,不但麻苗瘦弱,也影响齐苗。

    〔10〕雄麻在盛花期即可收获,花粉发散出来像灰尘那样正是时候。过后麻纤维由于有色物质的沉积,会逐渐变得灰黯,那就质量大损了。

    〔11〕(jiǎn): 小束,扎的把子。

    〔12〕“不任”,金抄、明抄等及元刻《辑要》引并同,《四时纂要·五月》采《要术》作“不任持”,殿本《辑要》引作“不任挽”。其实“不任”犹言“不堪”,包括多种坏因素,如品质、产量降低,操作不方便等,故仍其旧。

    【译文】

    种雄麻,用白色的麻子。白麻子是雄麻。颜色虽然白,但咬破里面枯燥没有膏润的,是秕子,不能种。市场上买来的,放入口中含片刻时间,如果颜色不变的,是好种子;如果颜色变黑的,那是已经郁坏了的。崔寔说:“雄麻的子,青白色,不结实,两头尖,比较轻浮。”

    种麻要用好田,不能用连作地。连作地也好,但有〔茎〕叶早死的毛病,就不堪作布了。瘠薄的地,先要上粪。粪要腐熟。没有熟粪,用小豆茬地也可以。崔寔说:“正月在畴上上粪。畴,就是麻田。”

    耕地不嫌熟。纵横耕到七遍以上,麻叶就少了。地要每年更换。抛开落子种,麻茎的节间就长。

    好地,一亩用三升种子;瘦地二升。太密了茎细弱长不粗大,太稀了虽然粗大,但麻皮的质量很差。

    夏至前十天种是上好的时令,夏至是中等时令,夏至后十天是最晚时令。“麦黄种麻,麻黄种麦”,也是好时令。农谚说:“迟到夏至之后,茎秆遮不住狗。”有人回答说:“只要雨水多,遮得住骆驼。”又有谚语说:“五月趁雨泽下种,父子之间也不通融。”这是说雨泽的时机紧迫,所以说出不合情理的话来。夏至后种的,不但麻茎矮小,皮层也轻薄。所以必须抓紧,不可失去时机。父子之间尚且不通融,更何况旁人呢?

    雨水多时,先浸麻子使生芽。用雨水浸子,发芽快;用井水,发芽迟。浸的方法: 放入水中,过相当于炊熟两石米饭那样的时间,捞出来;放在席子上,摊开铺成三四寸厚,多次翻动,让它们均匀地得到地气。这样,过一夜就出芽了。如果老泡在满满的水里,十天也出不了芽。等到地面发白时,用耧耩过,撒播麻子,随即拖空耢耢过。接着雨脚马上就种,地太湿,麻苗瘦弱;等到地面发白时种,麻苗肥壮。地里水泽少时,麻子只要短时间浸渍就可以了,不得等到出芽,用耧车从耧腿中溜子。种后不必拖挞。

    麻苗刚长出的几天内,要时常驱逐雀鸟。到叶子转绿后停止。叶子展开后就锄地。连锄两遍停止。苗长高了再锄,便会伤麻。

    花粉放出来像灰尘那样,便收获。刀割,或者手拔,各自随着当地的方法。没有放花粉就收获,麻皮还没成熟;放粉后还不收获,麻皮会变成灰黯色。扎的把子要小,铺开的厚度要薄。为的是使它容易干。过一夜,就要翻一遍。受着霜露,皮就会变黄。

    收获要把叶子打干净。留着叶子容易霉烂。沤麻要用清水,沤的生熟要合宜。水浊了麻皮变黑,水少了麻皮会脆。沤得生了剥皮困难,太烂了没有承受力。如果用温暖不冰冻的泉水,冬天沤出来,最为柔软坚韧。

    《卫诗》曰〔1〕:“蓺麻如之何?衡从其亩。”《毛诗》注曰:“蓺,树也。衡猎之,从猎之,种之然后得麻。”

    《氾胜之书》曰:“种枲太早,则刚坚、厚皮、多节;晚则皮不坚。宁失于早,不失于晚。〔2〕

    “获麻之法,穗勃勃如灰,拔之。

    “夏至后二十日沤枲〔3〕,枲和如丝。”

    崔寔曰:“夏至先后各五日,可种牡麻。”“牡麻,有花无实。”〔4〕

    【注释】

    〔1〕此诗见《诗经·齐风·南山》,非出《卫诗》,《要术》误题。诗句和注文(毛《传》)并同《要术》。

    〔2〕雄麻种得过早,皮层较厚,纤维较粗硬,但产量较高;过迟则纤维比较柔软,但不坚韧,拉力差,皮层薄,产量低,所以说宁早勿迟。

    〔3〕大麻可以春播,也可以夏播。《氾书》夏至后二十天已经沤雄麻,在《要术》才种下不久。《氾书》是春播夏收的,《要术》是夏播秋收的,二者不同。

    〔4〕注文崔寔《四民月令》原有,故加引号。以下仿此。

    【译文】

    〔《齐风》〕的诗说:“大麻怎样种?横着竖着耕治麻地。”毛《传》注解说:“蓺,就是种植。横着整地,竖着整地,然后播种,才能得到好麻。”

    《氾胜之书》说:“雄麻种得太早,茎秆坚硬,皮厚,节多;种得太晚,麻纤维不坚韧。宁可失在太早,不可失在太迟。

    “收获雄麻的方法,花粉发散出来像灰尘那样时,就整株拔下来。

    “夏至后二十天沤麻,沤出来的麻像丝一样柔和。”

    崔寔说:“夏至前五天和后五天,可以种雄麻。”“雄麻,有花不结实。”

    种麻子第九

    崔寔曰:“苴麻,麻之有蕴者,茡麻是也。一名。”

    止取实者,种斑黑麻子。斑黑者饶实。崔寔曰:“苴麻,子黑,又实而重,捣治作烛〔1〕,不作麻。”

    耕须再遍。一亩用子三升。种法与麻同。

    三月种者为上时,四月为中时,五月初为下时。

    大率二尺留一根。穊则不科〔2〕。锄常令净。荒则少实。既放勃,拔去雄。若未放勃去雄者,则不成子实。

    凡五谷地畔近道者,多为六畜所犯,宜种胡麻、麻子以遮之。胡麻,六畜不食;麻子啮头,则科大。收此二实,足供美烛之费也。慎勿于大豆地中杂种麻子。扇地两损,而收并薄。六月间,可于麻子地间散芜菁子而锄之,拟收其根。

    【注释】

    〔1〕烛: 这是一种用植物茎秆灌以油脂的烛,是火炬形的,也叫“庭燎”。这里崔寔所说就是利用干雌麻秆捣破后扎成束,灌以动物或植物油脂,或掺以含有油脂的植物种子等耐燃物质做成的火炬式的“烛”,不是现在的蜡烛。下文贾氏说的好烛,仍是这种“烛”。其所用含油种子,崔寔是用苍耳子、葫芦子,贾氏就用地边的这种芝麻、大麻子,由于含油量高,所以是“好烛”。麻子待充分成熟后收获,发芽率高,但其纤维已粗硬,色泽、品质都很差,所以太守崔寔不用来绩麻。但穷苦人家还是用来制褐衣和作为麻脚填塞夹衣保暖的。

    〔2〕“科”,各本都作“耕”,讲不通。《辑要》引作“成”,《学津》本从之,义有未周。启愉按: 这是种雌麻收子,要求分枝多,字宜作“科”,《四时纂要·三月》“种麻子”采《要术》正作“稠即不成科”。

    【译文】

    崔寔说:“苴麻,是包含着种子的麻,就是茡麻。也叫作。”

    种麻只收子实的,要种斑黑色的麻子。斑黑的结实特别多。崔寔说:“长成雌麻的子,颜色黑,又坚实,比较重。它的麻秆,只捣破扎成〔火炬式的〕烛,不取麻皮绩麻。”

    地要耕两遍。一亩用三升种子。种法与雄麻相同。

    三月种的是上好的时令,四月是中等时令,五月初是最晚时令。

    株距大致两尺留一株。密了〔分枝〕受到抑制。常常锄净杂草。杂草多了结实少。雄株已经发散出花粉,就拔掉它。如果没有放出花粉就拔去雄株,雌株便结不成子实。

    凡五谷地靠在道路旁的,常常被牲畜侵犯,该在地边种上芝麻或雌麻,用来遮挡。芝麻,牲畜不吃;雌麻被啃断顶梢后,会长出许多侧枝,成为大科丛。收这两种子实,足以供应好烛的费用。千万不可在大豆地里间种麻子。互相遮荫,两受其害,因此收成两样都微薄。六月里,可以在麻子行间套种芜菁,加以锄治,准备在冬季收芜菁根。

    《杂阴阳书》曰:“麻‘生’于杨或荆。七十日花,后六十日熟。种忌四季——辰、未、戌、丑〔1〕——戊、己。”

    《氾胜之书》曰:“种麻,预调和田。二月下旬,三月上旬,傍雨种之。

    “麻生布叶,锄之。率九尺一树〔2〕。树高一尺,以蚕矢粪之,树三升。无蚕矢,以溷中熟粪粪之〔3〕,亦善,树一升。天旱,以流水浇之,树五升。无流水,曝井水,杀其寒气以浇之。雨泽时适,勿浇。浇不欲数。养麻如此,美田则亩五十石,及百石,薄田尚三十石。

    “获麻之法,霜下实成,速斫之;其树大者,以锯锯之。”

    崔寔曰:“二、三月,可种苴麻。”“麻之有实者为苴。”

    【注释】

    〔1〕“四季——辰、未、戌、丑”: 很容易使人误解为四季的逢辰、未等四个日子。麻子岂能四季都种?其实“四季”是指四季日,即辰、未、戌、丑四日。它是从月建推演出来的,就是同四季中的四个“季月”的月建挂上钩,即季春三月建辰,季夏六月建未,季秋九月建戌,季冬十二月建丑,因转而称这四个日支之日为“四季日”。

    〔2〕“九尺”,各本相同,太稀,但无从推测是什么字错成“九”字,存疑。

    〔3〕溷(chùn): 厕所。

    【译文】

    《杂阴阳书》说:“大麻和杨树或荆树相生。七十日开花,花后六十日成熟。下种忌四季日,就是辰、未、戌、丑日,又忌戊、己日。”

    《氾胜之书》说:“种麻子,要先把田土耕得松和。二月下旬,三月上旬,趁雨种下。

    “麻苗展开叶子后,锄地。大率株距九尺(?)。植株长到一尺高时,用蚕屎施肥,每株施上三升。没有蚕屎,用粪坑中腐熟的粪施上,也好,每株施上一升。干旱时,用流水来浇,每株浇上五升水。没有流水,把井水晒过,减低它的寒气后再拿来浇。雨水合时,墒够,就不用浇。浇的次数不要过多。这样培养的麻,好田一亩可以收五十石到一百石麻子,瘦田也还可以收到三十石。

    “收获麻子的方法,下霜后,麻子成熟,赶快砍下;植株粗大的,用锯子锯下。”

    崔寔说:“二月、三月,可以种苴麻。”“结实的大麻是苴麻。”

    大小麦第十

    瞿麦附

    《广雅》曰:“大麦,也;小麦,也。”〔1〕

    《广志》曰〔2〕:“虏水麦,其实大麦形,有缝。麦,似大麦,出凉州〔3〕。旋麦〔4〕,三月种,八月熟,出西方。赤小麦,赤而肥,出郑县〔5〕。语曰:‘湖猪肉,郑稀熟〔6〕。’山提小麦,至黏弱,以贡御。有半夏小麦,有秃芒大麦,有黑麦〔7〕。”

    《陶隐居本草》云〔8〕:“大麦为五谷长,即今裸麦也,一名麦,似麦,唯无皮耳。麦,此是今马食者。”然则大、二麦,种别名异,而世人以为一物,谬矣。

    按: 世有落麦者,秃芒是也。又有春种麦也。

    【注释】

    〔1〕见《广雅·释草》。

    〔2〕《初学记》卷二七“五谷”、《御览》卷八三八“麦”及《永乐大典》卷二二一八一“麦”字下都引有《广志》所记。“水麦”,《御览》、《永乐大典》引均作“小麦”。“缝”指籽粒腹面有一纵沟,小麦都有,《御览》及《大典》引均作“有二缝”,始为异常,疑《要术》脱“二”字。“”,《要术》两宋本及以上三书引并同,此字字书未收;湖湘本等作“税”。“税”通“脱”,则“脱麦”疑指裸大麦。“稀熟”,《大典》引作“熟”,则是说小麦熟。

    〔3〕凉州: 魏晋时治所在今甘肃武威。

    〔4〕旋麦:“旋”是不久的意思,指当年春播当年秋收的春麦,与越冬“宿麦”相对。我国长城以北和西北、西南高原严寒期长的地区,多种春麦,即所谓“出在西方”。

    〔5〕郑县: 秦置,故治在陕西华县(今为华州区)北。

    〔6〕湖: 指湖县,汉置,故治在今河南灵宝西,与郑县邻近。 稀熟: 肥满小麦成熟。“稀”应指稀有,即上文肥满稀罕之意,非指稀植。

    〔7〕麦: 即裸大麦,长江流域叫元麦、米麦,西北、青藏等地叫青稞。大麦是皮大麦和裸大麦的总称。皮大麦又叫有稃大麦,即其子实与稃紧密胶结,不易分离,就是现在通常所称的大麦。裸大麦是裸粒的,即二者分离,籽粒容易脱出。但下文陶弘景(隐居)所说,恰恰和这个相反,他所指的“大麦”是现在的裸大麦,而所指“麦”却是现在的大麦。贾氏引陶说只承其说说明二者不同,没有指出他大、二麦说颠倒了,显然是同意陶说,也是和现在的区分相反的。贾氏所称“落麦”,疑即脱稃的裸麦,而又有“春种麦”,应是现在的春播大麦。本篇以大小麦为标题,但文中没有大麦的播种期,只有麦的。《御览》卷八三八“麦”引《吴氏本草》:“大麦一名麦。”则东汉末吴普已有大、同物之说,似乎贾氏也以麦就是篇题的“大麦”,否则篇、文不协。

    〔8〕《陶隐居本草》: 南朝齐梁间陶弘景(·经籍志三》医方类记载“梁有《陶隐居本草》十卷,亡”,又著录有“《名医别录》三卷,陶氏撰”,一亡一存,以其亡者卷帙之多(“十卷”可疑),则《陶隐居本草》似是《本草经集注》的别名。《集注》原书已佚,其内容主要收录于《证类本草》中。近年敦煌发现有《集注》残本,仅存《叙录》一卷。《名医别录》所记是:“大麦……为五谷长。”陶自注:“今裸麦,一名麦,似麦,惟无皮尔。”《名医别录》“麦”下陶注是:“此是今马所食者。”

    【译文】

    《广雅》说:“大麦,就是;小麦,就是。”

    《广志》说:“虏水麦,子实形状像大麦,有纵沟。麦,像大麦,出在凉州。旋麦,三月种,八月成熟,出在西方。赤小麦,子实赤色,肥满,出在郑县。俗话说:‘湖县的猪肉,郑县的肥满小麦成熟。’山提小麦,味道很黏软,用来进贡皇家的。还有半夏小麦,有秃芒大麦,有黑麦。”

    《陶隐居本草》说:“大麦是五谷之长,就是现在的裸麦,也叫作麦,和麦相像,只是没有皮罢了。麦,这是现在喂马的。”那么,大麦和麦,二种有分别,名称也不同,可习俗上认为是同一种,那就错了。

    〔思勰〕按: 现在有所谓“落麦”,就是“秃芒”。又有春播的麦。

    大小麦,皆须五月、六月暵地〔1〕。不暵地而种者,其收倍薄。崔寔曰:“五月、六月菑麦田也。”

    种大小麦,先 ,逐犁 种者佳。再倍省种子而科大。逐犁掷之亦得,然不如作耐旱。其山田及刚强之地,则耧下之。其种子宜加五省于下田。凡耧种者,非直土浅易生,然于锋、锄亦便。

    麦,非良地则不须种。薄地徒劳,种而必不收。凡种 麦,高下田皆得用,但必须良熟耳。高田借拟禾、豆,自可专用下田也。八月中戊社前种者为上时〔2〕,掷者,亩用子二升半。下戊前为中时,用子三升。八月末九月初为下时。用子三升半或四升。

    小麦宜下田。歌曰:“高田种小麦,稴䅟不成穗〔3〕。男儿在他乡,那得不憔悴?”八月上戊社前为上时,掷者,用子一升半也。中戊前为中时,用子二升。下戊前为下时。用子二升半。

    正月、二月,劳而锄之。三月、四月,锋而更锄。锄麦倍收,皮薄面多;而锋、劳、锄各得再遍为良也。

    令立秋前治讫。立秋后则虫生。蒿、艾箪盛之〔4〕,良。以蒿、艾蔽窖埋之,亦佳。窖麦法: 必须日曝令干,及热埋之。多种久居供食者,宜作劁才彫切麦〔5〕: 倒刈,薄布,顺风放火;火既着,即以扫帚扑灭,仍打之。如此者,经夏虫不生;然唯中作麦饭及面用耳。

    《礼记·月令》曰:“仲秋之月……乃劝人种麦,无或失时;其有失时,行罪无疑。”郑玄注曰:“麦者,接绝续乏之谷,尤宜重之。”

    《孟子》曰:“今夫麦,播种而耰之,其地同,树之时又同;浡然而生,至于日至之时,皆熟矣。虽有不同,则地有肥硗,雨露之所养,人事之不齐。”〔6〕

    《杂阴阳书》曰:“大麦生于杏。二百日秀,秀后五十日成。麦生于亥,壮于卯,长于辰,老于巳,死于午,恶于戊,忌于子、丑。小麦生于桃。二百一十日秀,秀后六十日成。忌与大麦同。虫食杏者麦贵。”

    种瞿麦法〔7〕: 以伏为时。一名“地面”。良地一亩,用子五升,薄田三四升。亩收十石。浑蒸,曝干,舂去皮,米全不碎。炊作飧〔8〕,甚滑。细磨,下绢簁,作饼,亦滑美。然为性多秽,一种此物,数年不绝;耘锄之功,更益劬劳。

    《尚书大传》曰〔9〕:“秋,昏,虚星中,可以种麦。”“虚,北方玄武之宿,八月昏中,见于南方。”

    《说文》曰:“麦,芒谷。秋种厚埋〔10〕,故谓之‘麦’。麦,金王而生,火王而死。”

    【注释】

    〔1〕暵(hàn):晾晒。

    〔2〕八月中戊社: 指秋社。秋社在立秋后第五个戊日,但不一定就是八月中旬的戊日,如1991年,秋社在八月十八日戊戌,在中旬,但1990年在八月初二戊子,在上旬,1989年在八月二十六日戊子,在下旬。《要术》“中戊社前”和下文种小麦的“上戊社前”都不是每年一定碰上,难以作准。贾氏所以特别点明“社前”,是强调要赶在社前下种,如果社日推后,则以“中戊”或“上戊”为准。农谚有“麦经两社产量高”,两社即指秋社和春社(立春后第五个戊日),而关键在经过秋社,那就必须早种。

    〔3〕稴(liàn)(shān): 禾不实。

    〔4〕箪(dān): 这里是用青蒿或艾的茎秆编成的盛谷物容器,外面涂以黏泥。蒿、艾同属菊科,艾又别名“艾蒿”,但《要术》“蒿、艾箪”,应指二种。青蒿在古代一直到宋代还有作饮食吃的,艾的嫩叶也可供食用。二者都有防治农业害虫和灭蚊的作用。孟方平每喜以今况古,以现在之“少见”而“多怪”古人,又见《王氏农书》有“种箪”为“盛种竹器”,因而推断《要术》的“蒿、艾”是错字,毫无意思。其实《要术》以蒿作食用的记载很多。今录《王氏农书》“种箪”作参考(见图八)。

    图八 种箪

    〔5〕劁麦: 割倒放火烧过,再脱粒,办法未免粗暴,而且也做不好,火力不足,烧不尽害虫,烧过头了造成严重落脱和变质,损失大,弊多利少,后来也没人采用。稻谷也采用此法,都不足取。

    〔6〕见《孟子·告子上》。末句作:“雨露之养,人事之不齐也。”这大概也是《孟子》的河北本子略去“也”字的。参看卷一《种谷》引《孟子》校记。

    〔7〕“种瞿麦法”这一段插在这里,分割了所引讲种麦的引录各书,疑是错简,应附于篇末。瞿麦,疑是禾本科的燕麦(Avena sativa),以其内外稃紧贴籽粒不易分离,别称“皮燕麦”。《要术》说容易变成秽草,似乎还是半栽培半野生的。

    〔8〕飧(sūn): 饭食。

    〔9〕《尚书大传》: 解释《尚书》的书。旧题西汉初伏生所撰,可能是其弟子等杂录其遗说而成。其中除《洪范五行传》完整外,其余各卷均残缺。《隋书·经籍志》等著录有郑玄注本三卷,亡佚。清陈寿祺有辑校本。这里引文后面注文为郑玄注。

    〔10〕“秋种厚埋”,今本《说文》作“秋穜厚薶”,意同。

    【译文】

    大麦、小麦,都必须在五月、六月里先把地耕翻晒过垡。不晒垡就种,收成加倍的少。崔寔说:“五月、六月,耕翻麦田。”

    种大小麦,先用犁开出犁道,随着犁道打穴点播,掩上土,最好。种子省去两倍,而且科丛大。随着犁道撒子也可以,但不如点播掩种的耐旱。在山田和刚强的地,用耧车下种。播种量该比低田少一半多。用耧下种的,不但比掩种的要浅,容易出苗,就是锋地锄地也比较方便。

    麦,不是好地就不必种。种在瘦地,徒劳无益,一定没有收成。种麦,高地低田都可以,但是必须要好地熟地。高地如果准备种谷子、豆子的,那自然可以专种低地。赶在八月中旬的戊日即秋社以前种,是上好的时令,撒播的,一亩用二升半种子。下旬戊日前是中等时令,一亩用三升种子。八月末九月初是最晚时令。一亩用三升半到四升种子。

    小麦宜于种在低地。民歌说:“高原田里种小麦,有气无力不结穗。正像男儿在他乡,哪能凄凉不憔悴?”赶在八月上旬的戊日即秋社以前种,是上好的时令,撒播的,一亩用一升半种子。中旬戊日前是中等时令,一亩用二升种子。下旬戊日前是最晚时令。一亩用二升半种子。

    正月、二月,耢过,锄治。三月、四月,锋过再锄。锄过的收成加倍,而且皮薄面粉多。锋、耢、锄都要进行两遍为好。

    收割后,在立秋以前一定要治理完毕。立秋以后就会生虫。用蒿、艾的茎秆编成的箪来盛贮,很好。或者埋在窖里,用蒿艾全草密蔽窖口,也好。窖麦的方法: 必须在烈日下晒干,趁热窖埋。种得多,准备长时贮藏供食的,该作成“劁麦”: 割下放倒,薄薄地摊开,顺风放火;已经着了火,就用扫帚扑灭,然后脱粒。这样处理过,可以过明年夏天也不会生虫;不过,这麦子只能作麦饭和磨面吃。

    《礼记·月令》说:“仲秋八月……劝督农民种麦,不允许偶尔有失时;如果有失时,坚决处罚无疑。”郑玄注解说:“麦是接济缺粮时的谷物,所以特别重要。”

    《孟子》说:“拿大麦来说,种下去,耢盖了,土地是一样的,种的时间也是一样的,都会蓬勃地生长,到了夏至,便都成熟了。纵然有差异,那是土地有肥瘠,雨露的滋养、人工的勤惰有不同的缘故。”

    《杂阴阳书》说:“大麦和杏树相生。二百日孕穗,孕穗后五十日成熟。麦,生在亥日,壮在卯日,长在辰日,老在巳日,死在午日,恶在戊日,忌在子、丑日。小麦和桃树相生。二百一十日孕穗,孕穗后六十日成熟。忌日与大麦相同。虫吃杏实的年份,麦贵。”

    种瞿麦的方法: 以伏天为下种的时令。又名“地面”。好地一亩用五升种子,瘦地三四升。一亩可以收十石。整粒蒸熟,晒干,再舂去皮,米粒完全不碎。炊作水和饭,很滑。细细磨成面,用绢筛筛过,作成饼,也润滑好吃。可是它容易变成秽草,一次种了它,几年不能断种,往后锄起草来,真够辛苦的。

    《尚书大传》说:“秋天,黄昏时,虚星中在南方,可以种麦。”“虚星,北方玄武七宿的星宿,八月黄昏运行到正南方。”

    《说文》说:“麦是有芒的谷。秋天种下去,厚厚地‘埋’在地里,所以称为‘麦’。麦在金旺的季节发生,火旺的季节死去。”

    《氾胜之书》曰:“凡田有六道〔1〕,麦为首种。种麦得时,无不善。夏至后七十日〔2〕,可种宿麦。早种则虫而有节,晚种则穗小而少实。

    “当种麦,若天旱无雨泽,则薄渍麦种以酢且故反浆并蚕矢〔3〕;夜半渍,向晨速投之,令与白露俱下。酢浆令麦耐旱,蚕矢令麦忍寒。

    “麦生黄色,伤于太稠。稠则锄而稀之。

    “秋锄以棘柴耧之〔4〕,以壅麦根。故谚曰:‘子欲富,黄金覆。’黄金覆者,谓秋锄麦、曳柴壅麦根也。至春冻解,棘柴曳之,突绝其干叶。须麦生,复锄之。到榆荚时,注雨止,候土白背复锄。如此则收必倍。

    “冬雨雪止,以物辄蔺麦上,掩其雪,勿令从风飞去。后雪,复如此。则麦耐旱,多实。

    “春冻解,耕和土,种旋麦。麦生根茂盛,莽锄如宿麦〔5〕。”

    氾胜之区种麦:“区大小如上农夫区〔6〕。禾收,区种。凡种一亩,用子二升。覆土厚二寸,以足践之,令种土相亲。麦生根成,锄区间秋草。缘以棘柴律土壅麦根。秋旱,则以桑落时浇之。秋雨泽适,勿浇之。春冻解〔7〕,棘柴律之,突绝去其枯叶。区间草生,锄之。大男大女治十亩。至五月收,区一亩,得百石以上,十亩得千石以上。

    “小麦忌戌,大麦忌子,‘除’日不中种。”

    崔寔曰:“凡种大小麦,得白露节,可种薄田;秋分,种中田;后十日,种美田。唯,早晚无常〔8〕。正月,可种春麦、豆,尽二月止。”

    青稞麦〔9〕: 特打时稍难,唯快日用碌碡碾〔10〕。右每十亩,用种八斗。与大麦同时熟。好收四十石。石八九斗面。堪作饭及饼饦,甚美。磨,总尽无麸。锄一遍佳,不锄亦得。

    【注释】

    〔1〕有六道: 谷物有六种。不大好理解。前人译《氾书》都以次第释“道”,就是先后种六次,或说接连种六期,但是播种上没有这样分期的。古有“六谷”之称,虽所指有不同,但都有麦。“道”可作量词,如三道菜、四道题目等,今姑以种类释“道”。目为“六谷”作如上语译。

    〔2〕“七十日”,各本相同,但可疑。夏至后七十天在白露前,太早,麦苗会过早拔节。虽说崔寔《四民月令》有白露种麦,但所指为瘦地,那中等地和肥地,仍在秋分后。今关中农谚有:“白露早,寒露迟,秋分种麦正适时。”秋分在夏至后九十日,“七十”也许是“九十”误刻。

    〔3〕酢: 即今“醋”字。《要术》中二字都有,一般作名词用字,多作“酢”,而“醋”多作为形容词的“酸”字用。

    〔4〕棘柴: 《氾书》没有具体说明,但从可以耧土壅麦根和拉断枯叶看来,该是一种用酸枣树枝或多刺的灌木树枝扎成的草创耙耧农具,形如扫帚,也许耢是从这发展而来的。

    〔5〕莽锄: 快速地锄。陕西佳县杨志贵同志函告莽锄指快锄,抓紧时机,要迅速锄完。因为不抓紧快锄,到春麦封垄时,就没法锄了。

    〔6〕“上农夫区”,各本均作“中农夫区”,比照中农夫区种粟的产量不合,而一亩收麦一百石以上,只能跟上农夫区种粟的丰产标准相比拟,“中”应是“上”字之误,因改正。

    〔7〕“春冻解”,各本均作“麦冻解”,牵强。据上文“至春冻解,棘柴曳之,突绝其干叶”,所记相同,“麦”显系“春”字形近致误,故改正。

    〔8〕大麦播种期的幅度较大,播种可以比小麦稍早,也可以稍迟。现在棉麦套作地区,麦播种最早;又因它没有稃壳,吸水较快,发芽较速,也可以比普通大麦稍迟。崔寔说的麦(假定是元麦)早晚没有一定的限制,就是指这个播种期幅度较大说的,但仍应适当早播,早播不仅能提早成熟,而且可以增加产量。

    〔9〕青稞麦: 指麦,也指燕麦。这里所记有两特点,一是脱粒较难,二是出面率极高。麦裸粒易脱,显然不符。燕麦有皮燕麦和裸燕麦(Avenanuda,亦称莜麦、油麦)。裸燕麦容易脱粒,与脱粒较难不符。皮燕麦脱粒相对难些,但品质较差,难以达到一石磨得八九斗面,亦不符。如果消除出面率的夸大水分,当是皮燕麦。但上文瞿麦疑是皮燕麦,则此为重沓。这条疑非贾氏原有,而是后人附益。用种量以十亩为单位,收获也以十亩计算,注文不针对正文,用词独特(如“总尽”见于卷前《杂说》,《要术》无之,“快日”,《要术》自称“好日”),名物各异(如“碌碡”《要术》称“陆轴”),等等,都跟《要术》惯例不合。

    〔10〕“快日”,金抄、校宋本、元刻《辑要》引及《永乐大典》卷二二一八一“麦”字下录载王祯《谷谱》并同,但殿本《辑要》改作“映”,殿本《王氏农书》改作“伏”,《要术》明抄、湖湘本等亦作“伏”。其实,“快”是“好”的口语,“快日”即“好日”,就是“好天气”,指十分晴朗的日子。“快”之为“好”,古词曲中很多,参看张相《诗词曲语词汇释》。“碌碡”,也写作“磟碡”,《要术》作“陆轴”,用畜力牵引磙碾田间土块和场上谷物的农具。见图九(采自《王氏农书》)。

    图九 磟碡

    【译文】

    《氾胜之书》说:“田里种的谷物有六种,麦是头等重要的。在适宜的时令种麦,收成没有不好的。夏至后七十天(?),可以种冬麦。种得太早,会遭到虫害,还会过早地拔节;种得太晚,穗子小,子实也少。

    “该种麦的时候,如果天旱,不下雨,地里没有足够的墒,就用酸浆水调和蚕屎,用来短时间地浸渍麦种;半夜里浸渍,快天亮时赶快种下,让种子随着露水一齐下到地里。酸浆水使麦耐旱,蚕屎使麦耐寒。

    “麦苗呈现黄色,毛病在过于稠密。过于稠密,用锄头锄稀些。

    “秋天锄麦后,拖着棘柴耧过,把土壅在麦根上。所以谚语说:‘你想发财,黄金覆盖。’黄金覆盖,就是说秋天锄麦后拖着棘柴向麦根壅土。到春天解冻时,再用棘柴在麦苗上拖过,把干枯的叶子拉断去掉。等到麦苗回青时,再锄。到榆树结荚时,大雨停止后,等到地面稍干发白时,再锄。这样做,收成一定加倍。

    “冬天下雪,雪停止后,就用器具在麦上镇压,把雪压实在地上,不让它随风吹散。以后下雪,又这样做。如此,麦就耐旱,结子也多。

    “春天解冻时,把地耕松和,种当年可收的春麦。麦苗发根茂盛时,要快速地锄,像锄冬麦一样。”

    氾胜之区种麦的方法:“区的大小,跟〔上〕农夫区一样。谷子收割后,可以区种麦。每一亩用二升种子。覆土二寸厚,用脚踏实,使种子和土紧密接合。苗根长成之后,把区间的秋草锄掉。拖着棘柴,把区边上的土耙壅在麦根上。秋天干旱,在桑树落叶的时候浇水。如果秋天雨泽合时,就不必浇水。〔春天〕解冻时,用棘柴耙过,把枯叶拉断去掉。区间长了杂草,就锄掉。两个成年的男女劳动力,可以种十亩区田。到五月里收割,一亩区田可以收到一百石以上,十亩就有一千石以上。

    “小麦忌戌日种,大麦忌子日种。逢‘除’的日子,不可以种麦。”

    崔寔说:“种大小麦,到白露节,可以种薄地;秋分可以种中等的地;秋分后十天,可以种肥地。只有麦,早晚没有一定的限制。正月,可以种春麦、豆,到二月底止。”

    青稞麦: 只是脱粒比较难些,惟有在大晴天用碌碡磙碾。每十亩地,用八斗种子。与大麦同时成熟。收成好,十亩地可以收四十石。每石可以磨得八九斗面。可以煮饭吃,也可以作面食吃,都很好吃。磨尽没有麸皮。锄一遍就好,不锄也可以。

    水稻第十一

    《尔雅》曰:“稌,稻也。”〔1〕郭璞注曰:“沛国今呼稻为稌。”〔2〕

    《广志》云〔3〕:“有虎掌稻、紫芒稻、赤芒稻、白米稻。南方有蝉鸣稻,七月熟。有盖下白稻,正月种,五月获;获讫,其茎根复生,九月熟。青芋稻,六月熟;累子稻,白汉稻,七月熟: 此三稻,大而且长,米半寸,出益州〔4〕。稉,有乌稉、黑、青函、白夏之名。”

    《说文》曰〔5〕:“,稻紫茎不黏者。”“稉,稻属。”

    《风土记》曰〔6〕:“稻之紫茎〔7〕,稴,稻之青穗,米皆青白也。”

    《字林》曰〔8〕:“秜(力脂反)〔9〕,稻今年死,来年自生曰秜。”

    按: 今世有黄瓮稻、黄陆稻、青稗稻、豫章青稻、尾紫稻、青杖稻、飞蜻稻、赤甲稻、乌陵稻、大香稻、小香稻、白地稻;菰灰稻,一年再熟。有秫稻。秫稻米,一名糯(奴乱反)米,俗云“乱米”,非也。有九秫、雉目秫、大黄秫、棠秫、马牙秫、长江秫、惠成秫、黄般秫、方满秫、虎皮秫、荟柰秫,皆米也〔10〕。

    【注释】

    〔1〕引文见《尔雅·释草》,无“也”字。郭璞注作:“今沛国呼稌。”

    〔2〕沛国: 东汉改沛郡为沛国,故治在今安徽宿州。

    〔3〕《类聚》卷八五“稻”、《初学记》卷二七“五谷”及《御览》卷八三九“稻”都引有《广志》,颇有异文,并有脱误。“白米稻”,《要术》各本仅金抄有“稻”字,《类聚》、《初学记》引《广志》也有。无论有无“稻”字,都是一个稻品种的名称,例如《授时通考》卷二一“谷种”记载太平府就有“白米”的晚稻品种,浙东从前也有“白米”的品种。有些书和文章以为“白米”是解释赤芒稻的米质白,是不妥的。“米半寸”,各本相同,《初学记》引《广志》作:“此三种,大且长,三枚长一寸半。”虽所说长度相同,但前者指米,后者指谷。据矩斋《古尺考》,魏晋的“半寸”,折成今尺,在三分半左右。

    〔4〕益州: 其故地大部在四川境内。

    〔5〕引文中“”(fèi)字,《说文》作“”。“稉,稻属”,《说文》是:“秔,稻属。……稉,秔或从更。”则“稉”是... -->>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上一章目录下一页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