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字体:

卷第十六

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    憨山老人梦游集卷第十六

    侍 者  福 善 日录

    门 人  通 炯 编辑

    岭南弟子 刘起相 重校

    书问

    与周海门观察

    头陀蒙以甘露见洒。清凉心骨。顿启沉疴。此段因缘。实非浅浅。别后之怀。大似空生晏坐石室时。见法身不离心目间也。尝谓个中事。须是个中人。岭南法道久湮。幸得大悲手眼。一发扬之。使阐提之辈。顿发无上善根。比虽入室者希。而知有者众。归依者日益渐隹。如菩提树下。与曹溪诸僧。最难调伏。近来回心信向者。盖已十之二三矣。惟此一段真风。皆从大光明藏中流出。足证居士此番宦游。实是龙天推出。乘大愿轮而行也。曹溪志今始刻完。幸垂一语。置之篇首。发挥六祖光明。点开人天眼目。庶不负此嘉会也。

    又。

    柯孝廉于五月省中相见。如再生人。此君根性猛利。能于忧愁疾病关头。顿然打破生死窠窟。真豪杰士。忆居士云。人人皆上根。第无大炉鞴耳。此君非座下。何能一开发如此。非上根又何能猛勇如此。将来海表。正法命脉。实赖此君。愿佛力加持以色力康强。不患不如古人。山野年来说法。如与木人听。方外弟子中。近得一二人。稍可钳锤。俗谛中一时信向。而真履实践者。独顺德冯生昌历。此子少年。灵根颇深。乡党一时归重。无问老少。及门者咸师事之。其真诚动物。故孚教如此。观此子决志。则将来不退。可起江门之续。斯盖岭表法道机缘。运转之会也。近闻与陶石篑太史游。此公冰雪心肠。非一世清净戒中来。与山僧相会时。惜机缘未深耳。若得周旋。更大快事。屠长卿近与德园同志。亦当时导引。入此向上一路也。郑昆崖中丞公。盖真为生死人。近在林下。深知惬怀。第与山僧会时。此向上一窍。尚未开发。居士能以此事。委曲通问相慰。足荷慈悲不浅也。此中法缘渐开。弟子中受化之机。前书已具闻之。尚有二三未成熟者。傥天假之以三年。或稍有可成就者。足以不负此行。诸佛所护。如来所使。并法门知己所望耳。

    答任养弘观察

    此段工夫。只在急流中。石火电光里。手亲眼快。方是大力量耳。承示此中。得大清凉安隐。便是顿证菩提之第一义也。第恐照力不坚。被他流转而不觉知。若觉知。则云散雨收。光风霁月。其乐自不可喻矣。

    与祝惺存观察(名以豳)

    我闻佛说。一切有为法。如梦幻泡影。忆昔奉教周旋。今则恍忽如梦。别后曹溪如命。种种皆如幻事。今则视之如泡。然妄想心中。但如影耳。惟大智观之。岂外此耶。曹溪中兴。一段因缘。秋毫皆出慈心三昧。即山野无量苦心。总皆悲愿摄持。功虽未竟。而大概规模。聊为中兴祖道一代事业。在山野固不足录。惟尊慈一段护法光明。终不可泯。兹弟子辈。手录一往实事。列为十款。敢乞法施为文。作金刚幢。当与六祖法身。相与无穷。实千载之下。中兴一大事因缘。惟愿出广长舌。遍覆大千。令见闻者。普入大光明藏也。

    与丁右武大参(字觉非)

    公与山野。此段因缘。固自大奇。海内识者。亦莫不称奇。良由我辈。皆堕世出世闲二种知见。我慢大障。习气种子。覆蔽本有智慧光明。公堕此故锻羽中途。不展搏风之翼。山野堕此故法幢中折。不克振佛祖家声。赖诸佛广大真慈。不思议神力。同以迅疾法雷。而击破之。彼此人事不同。而所遭炉鞴同。既而所投苦趣同。且竟以性命相依同。岂不欲出生死同。证菩提同耶。故共将一篾束之。一齐抛掷东洋大海。直欲吾辈。顿将历劫粗浮习气。人我是非。恩怨得失。种种垢浊。一洗殆尽耳。不然。何其同死同生。亦至于此耶。尝谓此则公案。古人难调伏者。都用此一机。如昌黎东坡。吾门觉范诸老。皆是物也。若昌黎之固执。非大颠不化。东坡之我慢。非儋耳不消。觉范之见习。非琼崖不泯。然此数公。陶冶皆同。而所遇不同。故不称千古奇事。惟公固非昌黎。而山野窃不敢望崖颠老。山野虽有愧觉范。而公不让东坡。即其今日因缘。大越前修。真千载一时。庆幸多矣。若公无禅喜见志。山僧无楞伽印心。仍循故道而归。岂不负此良缘。有孤天造耶。所以同处经年。不敢以此向上一着。略露微芒者。以公之上根利器。自可一超直入。正如涅盘会上。广额屠儿。放下屠刀。便作佛事。殊非区区者比。盖入道因缘。固自有时节耳。不意遽尔言别。真念百劫难逢。今幸相值。岂肯轻易放过。故山野不自知固陋。而于风波之末。若冀承欢喜。一决死生。无三水之猛省。回淇之坚誓。山野定不舍跬步。必追至曹溪原头。水穷山尽。大休大歇而后已也。所以然者。惟公以菩萨信山野之心。以骨肉待山野之身。海内知己。皆以出世奇公与山野之遇。苟山野不以此段大事因缘。剜心摘胆以呈公。又何以慰知己之望。报公非常之爱哉。公不以荷担如来。为己躬真切事。亦非所以爱山野酬知己也。此段工夫。万万不难。惟公真心本体。般若光明。堂堂独露。所以胸包星象。气盖乾坤。直以粗浮嗔慢习气。时时发现。自障妙明。故吐尽肝胆。而人或不见信。费尽慈悲。而人或不知感。公谛思此外。更有何事愧于人哉。吾佛有言。一念嗔心起。百万障门开。此普贤菩萨利生之大忌。以嗔与慈悲。不两立耳。唯今但愿消得一分习气。便露十分光明。除得一分嗔慢。便立百分功德。古人所谓不用求真。惟须息见。又云。不必别求。放下便是。又云。看得破。佛也做。永嘉云。从他谤。任地非。把火烧天徒自疲。我闻恰似饮甘露。消融顿入不思议。于此足见。古人无他长。只是肯将胸中不可人意的事。一齐放得下。只是人所不堪忍处。自己忍得过。始也生忍。若忍至无生。则顿登佛地。又有何微妙伎俩。以涂人之耳目哉。前曾有联云。念头起处即看破。事未至时莫妄生。此言虽小。可以喻大。此后愿公。第一入忍辱法门。做省心工夫。作放下事业。回视从前半生行脚。都是梦事。一口吐尽。不留丝毫。赤力力[跳-兆+孛]跳。打起精神。踢翻窠窟。揭出斩新日月。别立生涯。如此方始是大丈夫。盖天盖地。不负生平之气象。自有天龙拱手。魍魉潜踪。此正修天爵。则人爵自至。以此较之。虚浮想相。与作真实不朽之功德者。盖霄壤矣。如是可名觉非居士。孟浪极此。高明以为何如。傥知己不以为欺。则芝兰不足比其契。金石不足方其盟。是乃金刚种子。历劫不磨。愿与公生生世世。同为出世津梁。共作慈悲眷属。度尽众生。而不相舍离也。山野今日之言。方毕露肝胆。痛绝常情。出世之盟。订之于此。若果见信。乞将从前与公札子。一火烧尽。不余一字。则百念成灰。请从今以去。凡与公书。非药石不发。字字愿效吾佛真语实语。不妄不绮之戒。公之所教。但愿以别后日用工夫。省力费力处。易过难过处。互相激扬。以成一代伟绩。愿公先向生死关头。作一关吏耳。此关一透。则可掉臂游戏。戈戟场中。是非堆里。处处头头。放光动地。现宰官身。作大佛事。如是可称出世雄猛丈夫。殆非古今世谛豪杰。可比万一也。别离不远。生死情长。怅望各天。葛藤遍地。愿慧剑一挥。不留毫发。惟高明努力图之。

    又。

    别后日复一日。杳无音问。去人滋远。思人滋深。每见惟吾。未尝不惊咤相问。以何因缘。而消息顿断如此。忽得手书。云中冉冉而至。开函恍见颜色。且字字皆从真心实际流出。悲喜交集。及观照心时现。行住坐卧不离。者个数语。不觉喜心倒剧。不谓于今。忽然得闻希有之法也。尝谓此道在人。本自具足。根不论利钝。悟不拘迟速。只在当人自信自肯耳。所谓一念回光。便同本有。岂向他觅。第开发自有时节因缘。向所得三吴诸故人书。企望居士。顿入此道。以同体念切。故有许多担忧。似乎居士习气偏胜。于此为难。独山野观居士脱体莹彻。如骇鸡犀枕。即有所偏。皆属客邪所感。非本然也。以入道如一镞破三关耳。但肯心一发。则真有一夫当关。万夫莫当之势。又何敢较其迟速。分其利钝乎。是则为居士忧者。如为郊邯郸之步者。忧其不成武耳。从古自有出格没量汉。安可与寻常比耶。大概此事。直是贵在勇猛。一踏到底。若习气忽发。但猛的一拶。如霸王之力。拔山举鼎。一齐用尽。又如一声叱咤。千人皆废。如此又何患习气不能消磨。才有一毫不能消磨之念。便堕怯弱。就觉不丈夫气矣。此事端在关心爱憎。最难打破处。着力一椎。若此处一破。则百千万种关棙子。一时齐破。若难处不破。纵将百千万种佛法。知见道理。一口吸尽。都无半点实用。世出世闲。通无利益。何以故。以病根未拔。犹如鼠毒。遇雷便发。若病根发。任作多少功名事。种种伎俩。都是病行。大非雄猛丈夫行也。既行非丈夫。又何以称丈夫。负超世之量哉。窃叹居士。人品才华。功名事业。天资学问。件件过人。若病根不拔。但能陵轹一世。不能陵轹千古。若肯将生平所负聪明力量。一齐收束。聚精会神。攒簇于此。一大事因缘上。一旦打破。则将从前万劫千生。种种恩怨荣辱。是非得失。烦恼业障。一齐化成无上菩提。光明种子矣。从此一番出头来。凡有所作所为。纤毫事业。皆从此段光明种子中发挥。事事法法。皆成不朽。此吾释迦老子。弃舍王宫。割断恩爱。雪山六年苦行。博得底。在居士一旦席卷而囊裹之。岂非一大雄猛丈夫哉。常笑勾践以会稽之耻。乃二十余年卧薪尝胆。其志止于吞吴而已。何其陋哉。山野每谓烦恼之贼。历劫侵吾正信。不止一吴。以之隳法净土。破涅盘城。置身苦海。漂流无涯。不止会稽之耻。吾人苟能切齿。立勾践之志。以复历劫生死之仇。正不必二十年之功也。以彼为之在人。而此为之在我。既为之在我。又何惮而不为耶。

    又。

    承示当此逆境。大得受用。极为欢喜。大段于逆境中。得大受用。皆大丈夫之能事。特家常过活耳。无甚奇特处。只是日用现前。顺境熟习惯便处。不觉发现。被他瞒过。此处为难耳。且如目前。无论大小不如意事。此逆境也。触着便怒。即被他触动。动则有苦。便不受用。此正是熟处难忘耳。生死机关。只在此一转处。此处转得过。立地便是圣人。若转不过。依然堕在烦恼窠窟里。此急流处。一拨转关棙子。便是拨天关之力量。非居士大力量人。金刚心地。断难施展。古人所谓佛法无多子。正此谓也。大概烦恼处。得受用快活。方为真受用耳。居士生平烦恼极大。而快活处亦大。即今若能将烦恼窠窟。一椎打得粉碎。全身跳入快活场中。回视百劫千生。习气影子。一口唾尽。此真是天上天下。第一自在没量大快活人也。居士能以此为孟浪否乎。今日完满道场。目前无量快活事。恨不得与居士共之。聊以此报平安耳。

    又。

    贫道此万里之行。仰仗诸佛慈力。 圣主弘恩。坐此瘴乡。得了此一段大事。真百千万亿劫。最上因缘也。惟念居士。与贫道同此甘苦。岂不能同此法味乎。谚云。日出事还生。尘海茫茫。终无究竟。得偷闲处且偷闲。念此丈夫之躯。撑拄乾坤。除却世闲事。更有出世闲无穷乐地。岂可以目前幻化。世闲妄想。便为究竟乎。居士别来二载。想于看破处。脚跟一步。必能渐入佳境矣。居士金刚心中一咳唾耳。何如。

    与汤海若祠部

    长干一别。眨眼十年。舍利身光。居然在目。即种种幻化之缘。皆属空华佛事耳。山僧坐此瘴乡。赖三宝真慈摄受之力。无诸烦恼。且以法缘消磨岁月。刁斗不异折脚铛耳。无奈历生文言习气。横发于无事甲里。千日之期。除奔走行伍供役之暇。诸著述。不下数十万言。虽无补于至道。聊见区区一念孤光。不昧于罗刹鬼国耳。谅知我者。不以此为迂也。

    与刘存赤

    吾人多生积劫。五欲淤泥。七情业火。深而且炽。豪杰之士。靡不为其陷溺烧煮。求一念回心。了不可得。况望其生远离心。求出苦道。专念栖心于净土乎。此又不独莲出淤泥。而又根从火发也。何喜如之。吾人欲出生死者。要知生死之根。欲求净土之本。殊不知净土之本。即生死之根也。是在此心一念转变之闲。不遗余力耳。愿公谛于日用现前境界。妻子团圞之际。朋友交接之闲。义利交攻之处。喜怒未发之前。预先着眼觑定。真真实实。谛谛当当。要见如何是生死根。即当极力拔之。然而吾心本净。其所以秽浊者。实此根株之弊垢也。苟能力拔其根。则净土不求至而自至矣。所谓一根既返原。六根成解脱者。正此谓也。若于根本一念觑透。则日用头头。无非解脱之场。尽归极乐之境。斯实身虽未到莲华内。先送心归极乐天矣。

    与郑金吾

    贫道下劣无似。第一朽株耳。昨者雷霆震惊时。望者如傍劫火。乃承座下。横放身心。攘臂而援之。种种方便救济。志在必生而后已。不减长者之于火宅诸子也。别来兀坐瘴乡。每生疲厌。则兴怀座下。不觉顿增无量勇猛度生之愿。今蒙 圣恩。所赐余年。即其所说之法。所利之生。皆出于座下之金刚心地。行愿无穷。而功德亦无尽矣。下劣走入瘴乡。瞬息千余日。愧有漏之因。不足以酬无相之施。愿以法谢。谨持近来所作佛事。法言数种。奉慰慈念。以报知己。更试省览。聊见空中鸟迹。以寻道人行脚事。不离车尘马足闲也。

    与何金吾

    尝忆古人白头如新。倾盖如故。与夫不言而道自存者有之。至若当患难死生之际。睇盼于缧绁桎梏。不言而心识者。盖亦希矣。何者。人易感于心知。恩难施于不报耳。往者山野以无状。上干 宸怒。下镇抚鞫时。雷霆在上。鼎镬在前。即昭昭耿耿之怀。无容见白。执事奉 节监刑。且低回犹豫于捶楚之闲。藉令形如金石。岂能当其炉韛耳。幸赖足下一言而决之。真若洒霈雨于烈焰。投甘露于枯肠。顿令五内清凉。跃然生色。亦不自知在刀锯闲也。在 朝廷三尺之法。未少假藉。第侧观足下不忍之心。油然现于眉睫。盖已深知足下为仁人君子矣。徒铭感于心。然不知足下为谁氏也。山野深入瘴乡。当饥馑之余。滨九死之际。念足下高义。未尝去怀。顷值贵僚友询之。始知足下为何君也。谨修尺素。用布怀德之私。

    答郑昆崖开府

    远蒙白毫东照万八千土。光中苦行头陀。俨如面礼慈容。亲闻妙义。复荷甘露见洒。尘习顿空。踊跃之怀。非言可喻。贫道闻菩萨妙行。妙在历境验心。烦恼空处。不用别求般若。诸尘透处。即此便是玄门。伏诵实际一语。真翳目之金篦也。亲承有愿。接足无时。妄情依依。益增倾倒。惟真慈摄受。不舍有缘。风便更希遥垂一手。是所钦渴。

    又。

    五羊久称蔑戾。所居垒壁。非兰若也。贫道仗 圣慈。以万里为调伏。兢兢执役炉锤闲。且幸以毒除毒。其于狭劣习气。似渐销镕。诚如饮水。然终似陆鱼溥沫耳。岭南曹溪。乃六祖演化地。禅门洙泗。肉身在也。贫道窃愿持一培土。以徼灵于寂光。潜消旧业。初不敢放舍身心。第恐失伍。时复往来行闲。今赖当台宽假。似可息肩。顷乞食凌江。忽奉瑶函。自天而下。如天鼓音。三复慈旨。真无边大悲。不舍有缘于微尘毛孔耳。猎隐一语。诚痛处札锥。感激熏心。顶谢无量。承示随处安心。此正尘尘解脱。愿善调伏。以广舟航。是所至望。

    答葛自修

    承示。自幼即知自问心是何物。将谓肉团是心。死后身尚在。如何不灵。于此觅心不得数语。不觉惊叹不已。以山野自入法向道。入山修行以来。今已三十余年。所阅海内缁白中。初心向道者。盖未见有此等发觉初心也。良以一切众生。佛性是同。但以宿习般若缘分。浅深不一。及多生所近。知识闻熏种子。邪正顿渐之不同。故入道之志。有邪正诚伪迟速之不等耳。足下所言。皆多生亲近真正知识。闻熏无上般若种子。习气内发。故自幼不觉失口吐露。且此种子根深。故切切横在胸中。扼塞不能暂舍。是以吞不下。吐不出。大似一物梗概于中。只是觅不得耳。由把作一物。却觅不得。生平思虑。不能自信自决。但逢人即向他寻觅。见指点虚空。便只当虚空会。及闻一喝。又作一喝会。且虚空是色。一喝是声。由多生在声色里。流转习熟。所以今又被他流转将去。所以被他流转者。只是将此心当作一物。把声色当作声色。所以日用见色闻声便与心作冤对耳。此正谓含元殿里觅长安。如何能得脱樊笼哉。岂不见古人道。唤作一物即不中。又云。切忌从他觅。迢迢与我疏。又云。见色非关色。闻声不是声。又云。声处全闻。见外无法。此等言句。虽能令人死。亦能令人活。大概生者令死。死者令活耳。足下自谓觅心不可得。此等最是亲切处。如何不信自心。反更别生种种思虑而他求耶。岂不见达磨面壁时。二祖神光曰。我心未宁。乞师安心。磨云。将心来。与汝安。光良久云。觅心了不可得。磨云与汝安心竟。自此以后。此语流布人间。谓之单传直指。六祖以下。南岳青原。以至五家千七百则。普天匝地。说禅说道。了生死者。不可称计。是皆从神光觅心。了不可得一语而来。足下必谓心是一... -->>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上一章目录下一页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